首页> 中文期刊>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试谈茅盾作品中方言俗语的表达效果

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试谈茅盾作品中方言俗语的表达效果

         

摘要

林焘先生在《汉语规范化问题》一文中说:“文学语言是民族共同语的加了工的形式,而方言土语则是文学语言丰富的源泉,……文学语言应该在一定的规范之下吸收方言土语中的成分.”(《中国语文》1955年8月号)他还强调说:“在文艺作品里适当地运用一些方言土语,这是文学语言吸收方言土语中优秀成分的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同上)这是因为“方言土语里,很有些意味深长的话,我们那里叫‘炼话’,用起来是很有意思的,恰如文言的用古典,听者也觉得趣味津津.”“这于文学,是很有益处的,它可以做得比仅用泛泛的话头的文章更加有意思.”①其实,方言土语不仅于文艺作品,而且对其他文体的书面语,如果恰当地选用一些,会使文章表达更加生动,表述更加有说服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