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人性的结构与目的论善性——荀子人性论再论

人性的结构与目的论善性——荀子人性论再论

     

摘要

后儒对荀子的批评,主要集中在其'性恶论'。荀子论人性的结构,强调人的实存活动及其情欲要求必受制于心知及其抉择之支配,据'心之所可'以规定其实现的途径与行为的原则,由之而获得其正面(善)或负面(非善或恶)的道德价值和意义,而非直接现成地顺自然而行。荀子针对孟子的性善论而言'性恶',其实质是强调人性中本无'现成的善',而非言人性中具有'实质的恶'。荀子善言'类',以为人之类性及理或道规定了其存在之终极目的,故人作为一个'类'的存在,本内在地具有一种自身趋赴于善的逻辑必然性或目的论意义之善性。是以其在政治上并未导致外在强制之说,在道德上亦主张自力成德,而未导致他力的救赎说。其政治伦理哲学的体系,亦由此而获得了一种终始相扣的理论自洽性。人的实存'从心之所可'的人性结构论与目的论的善性说,共同构成了荀子人性论学说的整体内涵。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