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艺术百家 >中国当代艺术中的文字模型及其认知机制

中国当代艺术中的文字模型及其认知机制

     

摘要

多数情形下,文字被视为具有解释和命名功能的媒介,这种认知方式来自稳固的书写经验和审美习惯.然而,汉语文字自身的象形特征、符号功能,及其依附的载体、显现的空间与书写肢体间构成的更为立体的认知,凸显了文字在创作中独有的价值.文中试图以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文字作品为对象,采用“建模”的方式,在更为本质的层面将文字视为一种分配方式,对其建构的路径进行综合系统的分析,进而挖掘文字机制不断交织和生效的可能性.文中勾勒了四种文字的模型及其认知机制:意指符号—地域政治的修辞;展示机制—认知结构的召唤;流动句法—潜文本的幽灵;赤裸图形—无界沟通的复归.四种认知机制以不同的途径塑造着文字的命运,它们以相异的路径独立彼此,又以流动的形态交叉,勾勒的不仅是文字的演变逻辑,更是基于如何运作和行进的深层认知所建立的“可动的文字观”.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