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贵州社会科学》 >略论《周易》的文献价值和研究方向

略论《周易》的文献价值和研究方向

         

摘要

正《周易》又称《易》或《易经》,是我国现存最古的文献之一,其本经部分的产生年代当与殷代甲骨卜辞和《尚书》中较早的文字相彼此,距今已约三千多年了.在我国浩如烟海的古籍中,《周易》不仅以其玄奥难懂、聚讼难决著称,同时也以其丰富的涵蕴和无穷的意味而特别深广地影响着我国后世的社会生活和思想文化学术,甚至在国外学术界也有相当的影响.的确.《周易》这部书不论从哲学、政治学、史学、法学、社会伦理、宗教、军事、思维逻辑、天文历法、数理、婚姻民俗和文学艺术等方面看都有其多方面的重要价值,在许多方面代表和显示着我国古代源远流长而又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传统,是我国上古先民遗留给我们的一份重要、珍贵的文化遗产.正因为如此,《周易》这部书才吸引了历代众多学者的重视和研究.然而也唯其具有玄奥神秘的性质而最容易被人附会、曲解和利用,故自战国后期和秦汉以还,这部书的实际内容又被历史上一些各式各样的所谓《易》学家弄得面目全非,几乎很难使人认识它的起初面貌和实际价值了.尤可怪者,是《易》学研究中的这些弊端虽已经宋代欧阳修、郑樵、朱熹、李光、杨万里,明代黄宗羲、黄宗炎、胡渭,清代焦循、崔述和近人顾颉刚、冯友兰、钱穆、李静池、余永梁、高亨等多所批判指陈,可是仍有一些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