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脾切除脾肾静脉分流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应成为门静脉高压症出血治疗的首选术式

脾切除脾肾静脉分流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应成为门静脉高压症出血治疗的首选术式

         

摘要

@@ 1 分流+断流的联合手术是实践的必然产物rn众所周知,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PHT)所致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治疗至今仍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课题,但迄今尚无一个公认的理想的止血方法.1903年Vidal首次在人体施行门腔静脉分流术治疗PHT静脉曲张出血成功,1945年Whipple予以倡用,分流术很快以其降压效果满意,食管静脉曲张的消失率、止血率以及腹水消失率高等优点在国外盛行.国内自我院兰锡纯(1952)施行第一例脾肾静脉分流术和董方中(1954)首行门腔静脉侧侧分流术治疗PHT以来,全国开展了各种不同的分流手术并渐成为PHT出血治疗的主要术式.但是,分流术可发生两个严重并发症:(1)分流性脑病,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降低其远期生存率;(2)肝功能进一步衰退.不论何种分流术,均减少了肝脏的门静脉血灌注量,如行门腔静脉侧侧分流术甚至可使肝动脉血流经门静脉逆流入下腔静脉,导致术后肝功能迅速恶化,甚至肝功能衰竭、死亡,抵消了其降低大出血病死率的优点.为解决分流术的这两大缺陷,国内孙衍庆等在1966年应用限制性门腔静脉侧侧分流术,而美国的Warren(1967)和日本的Inokuchi(1970)等应用选择性门体静脉分流术,其共同的目的是在降低门静脉压力的同时保留一定的向肝血流,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无论是限制性门腔静脉侧侧分流术还是Warren的选择性门体静脉分流术,仍分别有10%和14%的脑病发生率,11.4%和7.0%的术后再出血率,效果不尽如人意.1981年Colapinto创用了经颈内静脉肝内门腔分流(TIPS)手术,但因有高达36%的脑病发生率和31%~80%的1年支撑管栓塞率,而只能作为病人等待肝移植的桥梁手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