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缬沙坦联合川芎嗪对血管性痴呆模型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缬沙坦联合川芎嗪对血管性痴呆模型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摘要

目的 比较缬沙坦和川芎嗪单独及联合应用对血管性痴呆(VD)模型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大鼠ip给予硝普钠2.5 mg·kg-1后, 夹闭双侧颈总动脉缺血10 min, 再灌注10 min, 重复2次, 制备VD大鼠模型.VD模型制备后24 h,治疗组大鼠于每天上午9:00 ig给予缬沙坦8 mg·kg-1,川芎嗪25 mg·kg-1或缬沙坦+川芎嗪(8+25 mg·kg-1),每天1次,连续15 d,同时设假手术和模型组.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Morris水迷宫实验结束后第2天取海马,逆转录PCR检测海马组织白细胞介素1β(IL-1β)mRNA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海马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Bcl-2和Bax蛋白表达.结果 末次给药后连续5 d进行大鼠定位航行训练,训练的第3,4和第5天,模型组大鼠逃避潜伏期分别为43±19,22±10和(16±7)s, 与假手术组32±15,16±8和(10±6)s比较明显延长(P<0.05);第6天,模型组大鼠在平台象限停留时间为(35.3±10.0)s,跨越虚拟平台(3.4±1.7)次,平台象限游程百分比为(30±6)%,与假手术组(6.3±2.5)s,(51±11)次和(38±8)%比较明显降低(P<0.05);模型组大鼠海马组织IL-1β mRNA和海马CA1区TNF-α,Bcl-2和Bax蛋白表达与假手术组比较明显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第4和第5天,缬沙坦、川芎嗪单用和联合应用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分别为18±9和(13±7)s, 18±9和(14±7)s及17±8和(11±7)s(P<0.05, P<0.01);联用组大鼠跨越平台的次数、在平台象限停留的时间及平台象限游程百分比均明显增加,分别为(5.6±1.9)次, (50±8)s和(37±6)%(P<0.05),缬沙坦和川芎嗪单用组上述指标改变不明显;二者联用组海马IL-1β mRNA,TNF-α和Bax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Bcl-2蛋白表达明显增强(P<0.01);缬沙坦和川芎嗪单用组海马CA1区Bcl-2蛋白表达增强,Bax蛋白表达降低(P<0.01),海马组织IL-1β mRNA表达无明显变化;缬沙坦组海马CA1区TNF-α蛋白表达减少(P<0.05);川芎嗪组TNF-α蛋白表达无明显改变.结论 缬沙坦及川芎嗪可改善VD大鼠学习记忆功能,二者联用作用更加明显.该作用可能与其抑制炎症反应及抑制海马神经元凋亡有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