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儿科杂志》 >三种血小板减少症患儿骨髓巨核细胞比较

三种血小板减少症患儿骨髓巨核细胞比较

摘要

目的观察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再生障碍性贫血(AA)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儿骨髓巨核细胞(MK)形态与造血功能,分析不同血小板减少症发生的原因,以期对其进行早期鉴别诊断.方法对16例ITP、17例AA、16例MDS患儿,进行骨髓涂片CD41α免疫酶标染色检测;并采用血浆凝块法体外培养骨髓单个核细胞及免疫酶标法进行巨核细胞集落检测;分组进行统计学分析和比较.结果 ITP患儿小巨核细胞及I型淋巴样小巨核细胞检出率分别为87%和7%,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小巨核细胞总数及巨核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MK)、爆式巨核细胞集落形成单位(BFU-MK)分别为602/mm2、93个/2×105 MNC和6.5个/2×105 MNC,高于对照组,前两者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A患儿小巨核细胞检出率、计数及CFU-MK与BFU-MK的形成率分别为43%、0.5/mm2、0个/2×105 MNC和0个/2×105 MNC,低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S患儿小巨核细胞检出率87%,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总数及I型淋巴样小巨核细胞检出率分别为37/mm2、73%,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FU-MK形成率3个/2×105 MNC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90%可信区间比较,有63%的患儿CFU-MK降低,25%增高,13%正常;BFU-MK形成率0个/2×105 MNC,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ITP、AA和MDS三种疾病中血小板减少的发生机制不尽相同.MDS患儿的骨髓中可能存在两种巨核细胞克隆;综合判断骨髓涂片巨核细胞计数、小巨核细胞免疫酶标检测以及骨髓巨核细胞集落形成率检测的结果,有助于仅表现为血小板减少症的ITP、AA、MDS之间的早期鉴别诊断.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