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神经科杂志》 >超声造影在运动性横纹肌溶解综合征中的应用

超声造影在运动性横纹肌溶解综合征中的应用

         

摘要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运动诱发的横纹肌溶解综合征(exertional rhabdomyolysis, ERM)中的诊断应用及特征性表现。方法选取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2019年8月收治的3例ERM患者, 采集其临床资料, 包括病史、血清肌酶、肌电图、股骨肌磁共振成像(MRI)以及发病后1周内股骨肌超声造影动态图像等, 并对其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 3例患者均为运动后出现肌肉酸痛、尿色深, 血清肌酶升高均超过5倍正常值, 明确诊断为ERM。患者骨骼肌MRI呈等或稍长T1、去脂长T2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高弥散加权成像信号。1例股骨肌MRI显示长收肌、半腱肌病变, 其余2例显示股四头肌病变, 3例MRI分级均为1级。病变骨骼肌普通超声均可见回声增强。超声造影呈动态强化过程, 病损肌肉中心区首先出现强化, 逐渐外周出现强化, 呈同心圆强化过程。运动诱发的骨骼肌病损动态超声造影有特征性改变, 中心区强化早且明显, 呈不均一性强化特点, 中心区病变更明显。结论 ERM病变骨骼肌动态超声造影检查有其特征性的改变。病损中心区强化出现早且明显, 周围出现晚且强化弱, 呈"水波纹"同心圆强化特点, 这种强化特点提示ERM骨骼肌不均一受损, 中心区更明显。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