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及疗效相关的血清分子标志物研究

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及疗效相关的血清分子标志物研究

         

摘要

目的本研究系统分析了炎性细胞因子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发展以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8年8月~2019年3月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54例(AIS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32例(TIA组)。另选同期与AIS组年龄和性别匹配的健康体检者54例(对照1组),与TIA组年龄和性别匹配的健康体检者32例(对照2组)。使用Bio-Plex Pro平台系统分析血清中15种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包括白细胞介素(IL)1β,IL-4,IL-6,IL-10,IL-17A,TNF-α,干扰素ɡ,IL-17F,IL-21,IL-22,IL-23,IL-25,IL-31,IL-33,可溶性细胞表面分化抗原40配体(sCD40L)。进而建立疾病发生预测模型,并在TIA患者中检验其可靠性。最后评估AIS患者出院3个月及6个月的2次随访记录。结果AIS组血清IL-1β、IL-4、IL-6、IL-10、干扰素ɡ、TNF-α、IL-17F、IL-21、IL-22、IL-23、IL-31、IL-33、sCD40L水平明显高于对照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TIA组IL-1β、IL-4、IL-10、IL-17A、干扰素ɡ、IL-17F、IL-21、IL-22、IL-23、IL-25及IL-33水平明显高于对照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IL-21作为AIS发生最合理的生物标志物,敏感性为93.8%,特异性为53.1%,曲线下面积为0.777(95%CI:0.659~0.895,P=0.000)。AIS患者IL-1β与脑梗死面积呈正相关(r=0.322,P=0.005),与NIHSS评分呈负相关(r=-0.390,P=0.003)。随访3个月,9例患者复发再次入院,IL-17A水平明显低于未复发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多种细胞因子水平显著变化,在脑卒中的临床诊断、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判断等方面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