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小学高年级学生学业自我建构的质性研究
【6h】

小学高年级学生学业自我建构的质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1.学业自我是小学高年级学生心理发展的必经之路

2.学业自我是小学高年级教育目标实现的有力保障

3.个人成长经历的回顾反思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三)核心概念界定

1.学业自我

2.学习投入

3.学业情绪

(四)研究综述

1.有关自我的相关研究

2.有关学业自我的相关研究

3.有关学习投入的相关研究

4.有关学业情绪的相关研究

(五)研究内容

1.小学高年级学生学业自我的客观表现

2.小学高年级学生学业自我的建构机制

3.小学高年级学生学业自我建构的主要特点

4.小学高年级学生学业自我建构的影响因素

5.提升小学高年级学生学业自我建构的建议

(六)研究思路与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一、研究设计与研究过程

(一)前期的理论准备

(二)研究对象的确定

1.研究场域的确定

2.研究对象的预先限定

(三)研究关系的建立

1.面临“守门员”

2.抽样方法

3.研究对象的最终确定

4.研究者的身份定位

(四)收集资料的方法

1.访谈法

2.参与式观察法

3.实物资料收集法

(五)研究的进程

(六)资料的编码与分析

1.整理原始资料,建立编码系统

2.结合类属分析和情境分析

3.撰写研究日志

二、小学高年级学生学业自我建构的外在表现

(一)有效的安排,能力的体现

1.轻伤不下火线

2.中考还是高考啊

(二)不同的体验,不同的感受

1.羡慕也没有用

2.厌学症

(三)同样的时间,不同的投入

(四)自身的成就,自主的预设

三、小学高年级学生学业自我建构的内在机制

(一)学生自我认知——助力学业自我建构

1.学习现状认知

2.自我原因分析

3.学业成就剖析

4.积极同伴效应

(二)良好师生关系——引领学业自我构建

1.教师自我认知

2.教师个人魅力

(三)家长良性参与——保障学业自我建构

1.良好亲子关系

2.和谐家庭氛围

3.家校积极合作

四、小学高年级学生学业自我建构的主要特点

(一)自主性

(二)不同步性

(三)多因素性

(四)不稳定性

五、小学高年级学生学业自我建构的影响因素

(一)积极因素

1.教师个人魅力的引导

2.学校心理辅导站的优质辅助

3.同伴效应

4.家长的及时关注

(二)消极因素

1.学生认知迷惘

2.家校沟通不畅

3.家长情绪干扰

4.教师引导能力不足

六、提升小学高年级学生学业自我建构的建议

(一)完善心理教学体系

1.设置专业心理课程,配备专业师资

2.重视学生自我建构,提倡师生谈话

3.组建心理辅导团队,开展团辅活动

(二)开展多种教师培训

1.关注教师发展,发掘个人教学风格

2.组织教师培训,提高心理辅导水平

3.提倡教师进修,提升教师个人素养

(三)安排多样家校活动

1.开展家长会,构建家校沟通桥梁

2.开设家长校,引导家长良性沟通

(四)关注多元家庭因素

1.设立家长档案,完善基本信息

2.定期开展活动,了解信息变化

七、研究的反思与展望

(一)信度和效度问题

(二)伦理道德问题

1.自愿原则

2.尊重个人隐私及保密原则

3.公平回报原则

(三)研究的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访谈提纲

附录2:访谈记录

附录3:实物资料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浙江师范大学学位论文诚信承诺书

声明

展开▼

著录项

  • 作者

    陈璐;

  • 作者单位

    浙江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浙江师范大学;
  • 学科 课程与教学论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周晓燕;
  • 年度 2020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G40G52;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