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翻译变体:《红楼梦》和《汤姆叔叔的小屋》个案研究
【6h】

翻译变体:《红楼梦》和《汤姆叔叔的小屋》个案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Transcription Conventions

独创性声明及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Acknowledgements

Curriculum Vitae and Recent Publications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Chapter Three Translation Intersubjectivety

Chapter Four Variation Translation in HYL

Chapter Five Intersubjectivity in HYL

Chapter Six Variation Translation in English Versions of Hongloumeng

Chapter Seven Intersubjectivity in English Versions of Hongloumeng

Chapter Eight Conclusion

Appendix《红楼梦》九种英译简介(Cited from Chen,H.W.&Jiang F.2004:47)

Notes

Bibliography

展开▼

摘要

本文在黄忠廉研究的基础上,从主体间性的哲学角度出发,专门对文学翻译中的翻译变体(变译)做进一步的研究。胡塞尔在其后期的哲学研究中指出,主体间性(又称主体际性)是指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性质。陈大亮在2005年的一篇论文中指出,主体间性理论给翻译提供了人文科学的方法论,其作用超越了翻译研究中的二元对立的形而上学的思维模式。 尽管黄忠廉等人对变译作了大量的研究,它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现在仍有为数不少的学者对变译嗤之以鼻。黄忠廉的变译研究主要来源于情报翻译和他的口译实践。本研究目的是为了从更深的层次上证明变译的客观存在性,并给变译研究提供一种方法论依据。 本研究主要围绕两类译本中的变译现象展开。第一类译本是历史上曾产生过重大影响的英译汉译本,其代表是由魏易、林纾翻译的中文译本《汤姆叔叔的小屋》。该译本的原著是由美国女作家哈里特.比彻.斯陀所著的《汤姆叔叔的小屋》,该译本也曾因变译问题一直受到来自各方的争议。另一类译本便是曹雪芹、高鹗著的《红楼梦》的多个英文译本,主要包括两个全译本和八个节译本。文中分析了这些译作中变译的特点和产生变译的主体间性的各种因素。 研究表明,与一般人的观点不同,变译是一种普遍现象。主体间性因素确实会造成变译现象的发生。像情报翻译和口译一样,文学作品的翻译当中同样存在着变译。即使在“最忠实”的译本中也存在着一定数量的变译。通过实例分析,本文充分肯定了变译的价值并提出有必要给变译适当的地位以促进整个翻译研究的健康发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