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家庭教养方式与学业成就相关研究——以上海S初中农民工子女为例
【6h】

家庭教养方式与学业成就相关研究——以上海S初中农民工子女为例

代理获取

摘要

在当今的中国社会,教育的重要性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这不仅关系到孩子将来职业的选择以及整个人生的发展,甚至关乎国家的未来、民族的振兴。教育受到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面的影响,其中,家庭的作用是基础性的。在家庭教育的众因素中,家庭教养方式更是一个重要的变量,也是一个相对可控的变量。在农民工这一群体中,由于文化程度、经济条件、社会背景以及生活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他们的家庭教养方式存在着一些自身的特点。对家庭教养方式与农民工子女学业成就的相关进行研究,对农民工子女学业成就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利用《父母教养方式量表》(EMBU)对上海S初中的全部农民工子女进行了问卷调查,分别从父亲情感温暖与理解、惩罚和严厉、过分干涉、偏爱被试、拒绝否认、过度保护六个维度,以及母亲情感温暖与理解、过分干涉和过度保护、拒绝和否认、惩罚严厉、偏爱被试五个维度对S初中农民工父母的家庭教养方式的情况作了统计分析。本研究还对该校农民工子女本学期期中考试的各科及总成绩进行搜集,以此作为学业成就的一个评判标准。在此基础上,本文将家庭教养方式作为预测变量,学业成就作为结果变量进行相关研究,试图找出农民工家庭教养方式中对孩子学业成就影响最大的因素,研究结果如下:
   首先,农民工父母亲均在情感温暖与理解这一教养方式的维度上差异较大;对待不同性别的子女,在惩罚严厉和拒绝否认这一维度上也存在显著差异,对男生倾向于更严厉,表现出更多的拒绝和否认;拥有不同文化程度的农民工父母在教养方式的各个维度上对孩子也表现出不同的倾向性,学历越高的父母越表现出情感温暖与理解;父母的收入越少越容易表现出对孩子的情感温暖与理解以及给予过度的干涉和保护;在工作时间上,农民工父母工作时间越长对孩子的情感温暖与理解越少,越不会对某一个孩子产生偏爱。
   其次,父母亲的情感温暖与理解与孩子的各科成绩及总成绩均存在显著相关,且为正相关;父母亲惩罚严厉和语文、英语及总成绩存在负相关,即对孩子惩罚越严厉越不利于孩子学业成就的提高;在父母教养方式的众多维度中,情感温暖与理解与学业成就的相关最大,其次为惩罚严厉、偏爱被试、决绝与否认以及过分干涉。
   最后,本研究通过调查的结果了解到农民工家庭教养方式中父母情的情感温暖与理解对孩子的影响最大,相关最显著。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对农民工父母进行父母角色的塑造,提出相应建议。首先要培养农民工父母家庭教育意识,提高父母素养,营造良好家庭氛围,加强亲子沟通,给予孩子更多的情感温暖与理解。此外,学校和社会也应强化自己的角色,使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及社会教育一起发挥力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