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第四届国际教育研讨会
第四届国际教育研讨会

第四届国际教育研讨会

  • 召开年:2012
  • 召开地:北京
  • 出版时间: 2012-10-23

主办单位:;北京师范大学;;

会议文集:第四届国际教育研讨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和平具有普世价值。教育是通向和平的重要途径。然而,不容乐观的是,在中国学校教育中和平的主题并不彰显,教育与战争之间的隐性结盟还没有引起研究者充分的重视。暴力商业化和暴力娱乐化驱使大众传媒中暴力泛滥。和平教育的核心部分是防止战争和暴力的教育,中国和平教育也包括人权教育、发展教育、生态环保教育、多元文化相互理解的教育等多个主题。倡导和平教育要求改变教育范式,要反思和警惕现行学校教育中竞争主导、国家利益主导、人类中心主义主导的范式;从具体实施手段来看,中突化解教育、性别敏感教育、文化敏感性教育等是学校和平教育的有效手段。
  • 摘要:本文旨在厘清霸凌的定义与本质,并从现象学和诠释学的观点,深入掌握校园霸凌现象之所以产生的可能缘由及其对个人发展和社会文化的意义,协助教育工作者更清楚意识到校园霸凌事件隐含的教育公平性本质,并唤醒教育工作者及社会大众对于校园内教育公平性r暗角J之警惕,更能因为对霸凌事件有足够的意识与敏感度,而能对霸凌事件及时、妥适处理,进而能防微杜渐。总括言之,本文既对霸凌事件进行现象诠释学的分析,期能从微观却又深刻影响学生学习氛围和文化霸权,论述教育公平性应以德为核心的根本之道,并提出解决之道。
  • 摘要:本研究以坚实的理论研冗为依托,设计并实施了基于学生真实性道德冲突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的新模式,这对于全面改善我国道德教育中的说教传统和虚假情景模拟,切实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提高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综合性和道德教育的有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佰和实践意义。
  • 摘要:社会同情是人们对某个社会群体的共同遭遇或感受在情感上所发生的共鸣,与个体同情或人类同情相区别。社会同情是民主公民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理解的条件,社会责任的基础,也引导着人们的积极社会行动。社会同情的培育指向良好公民的形成,有助于防止和消解社会加速分化可能带来的社会冷漠、排斥和不正义。作为一种比起个体同情来说更加高级和复杂的同情类型,社会同情心的培育可以通过开展社会调查、加强人文和艺术教育、社会角色体验或扮演、开展人类基本价值教育等途径和方法来实施。
  • 摘要:从一般意义上讲,公民具有两种使用意义,即法律和社会学的。法律意义上的公民指的是“享有参与国家公共事务的政治权利的国民。”社会学意义上的公民是指,相对于国家而言的具有独立地位的个体,并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具有不同的内涵,在市场经济初期指“城市居民”,在市场经济成熟时期则指独立的“私人”。与之相应,本文公民教育是指,以尊重人的独立为前提,以唤醒人的公民意识、提升人的公民素质为目标,通过对国家、市场、私人领域、公共领域等核心要素的理解,结合个人与社会、国家与个人、权利与义务等关系,以及结合公共生活、私人生活、职业生活、政治生活等进行的教育。
  • 摘要:公民教科书在近代中国的产生,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变迁和时代诉求。随着西方新思想在中国的进一步传播和国民政府学制改革的推动,近代教育逐渐完成了从修身到公民的塑形。民国初期公民教科书主要体现在知识、习惯和精神三方面,以培养权责对应的明达公民为目标。本文通过考察近代中国的社会背景,以商务印书馆“新学制公民教科书”为例,运用历史分析和文本分析方法,借助教科书这一历史文本,分析近代公民教育的启蒙和发展,以期把握民国初期公民教育实践的内外逻辑。
  • 摘要:公民是基于权利的义务自觉承担者,其身份的核心要素乃在于权利与义务。任何要素的缺失都必然损害公民身份的完整性。在信息即现实的媒介时代,公民的权利表达由于建立在被操控的媒介信息基础之上,其权利同样不可避免地沦为了被媒介操控对象。与此同时,现代媒介通过操纵各种符号,营造出指向个体欲望的诱人的“丰裕社会”,从而将个体从对他者和社会的义务承诺中拉回自身。这就使得媒介时代的个体由于过度专注于自我欲望的满足和身份的焦虑,在自觉不自觉中放弃、推卸了其所应承担的公民义务。权利的被操控和义务的被消解,就从根本上瓦解了公民身份。因此,媒介时代的公民教育,既需要帮助个体通过多角度的识读媒介信息,使其从被媒介信息的操控中解放出来,实现公民权利的理性、充分、真实表达;也需要帮助个体认识和洞悉媒介信息所包含的各种意识形态的控制,从而克服自我欲望的局限而走向对他人、社会、国家乃至世界的深切关注和责任担当。这实际上是一种基于防御立场的消极媒介批判,它可以在最低限度上确保公民身份的完整性。因此,媒介时代的公民教育优先要完成的,就是帮助每个公民获得这种消极的媒介批判能力。
  • 摘要:教育公平问题的一个重要侧面是:教育弱势群体在竞争教育资源过程中处于不利地位,其所拥有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在弱势补偿方面,政府无疑是保障教育公平最重要和最直接的责任主体,但弱势补偿与扶持困难群体是教育类民间公益组织活动的主要内容,面对政府机制与市场机制的局限性,教育类民间公益组织能调动社会各方面资源,发挥有效的补充和协助的功能,在防止弱势群体处境进一步恶化、满足弱势群体对教育资源的需求、促进教育公平等方面,可以也应当发挥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我国教育类民间公益组织在数量、种类、规模、运营资金和人员素质等方面均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实践中,教育类民间公益组织在促进教育公平方面形成了几种不同的模式,其中与弱势补偿和促进教育公平紧密相关的大致有以下几类:(1)公共政策和政策影响类的组织;(2)公益学校的建立、运营和管理;(3)欠发达地区志愿支教公益服务;(4)教育物力与人力资源的开发和补充。教育类民间公益组织逐渐成为教育公共治理的重要力量,它在弱势补偿与扶持困难群体方面具有独特的功能和优势。(1)教育类民间公益组织具有社会整合性,能更好地发现、组织和使用社会资源,分担政府保在教育投入方面的压力。(2)教育类民间公益组织长期“深耕民间”,对弱势群体的教育资源需求具有高度敏感性,同时能更好地将社会资源与弱势群体的教育需求之间形成匹配。(3)教育类民间公益组织往往能形成更好的创意,提出教育资源再分配与具体运营的创新模式,成为开创性的先锋。(4)教育类民间公益组织的活动具有志愿与慈善性质,能有效降低教育资源再分配的交易成本、执行成本与监管成本。发挥教育类民间公益组织功能和优势的几点建议。(1)政府须转变观念、创新社会管理方式,为教育类民间公益组织的进一步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制度环境和条件。(2)构建教育类民间公益组织与政府的合作伙伴关系,拓展两者的合作模式,如政策的指引作用、政府购买服务、教育公益项目申请制等。(3)教育类民间公益组织应改善内部治理结构,加强自身能力建设,提高社会公信力与筹资能力。
  • 摘要:本文阐明了民主原则引入教育领域的合理性,论证了民主自身的限度及其可能存在的弊端不能作为否定民主原则在教育领域的适用性的理由,进而指出问题的关键不在于质疑民主原则在教育领域的适用性,进而质疑“学校是一个可以‘被民主化’的场所”,而是要反思民主原则本身的限度及其可能存在的弊端并明确民主原则与教育性原则何者具有优先性。
  • 摘要:加拿大原住民教育在经历了同化、融合、斗争的阶段后终于走向了原住民自治与政府合作相结合的发展轨道。然而,原住民教育的发展速度并没有跟上现代社会的要求,原住民与非原住民的教育一成就差距进一步扩大。于是,促进教育公平,缩小原住民与非原住民的教育一成就差距,越来越成为加拿大原住民教育和加拿大教育的主题。综合近来联邦层面的政策报告、重要的会议纪要及相关研究,加拿大针对缩小差距这一主题在教育政策上主要体现为三个原则,即:合作与职权划分、能力与权力匹配、经验与成果共享。
  • 摘要:教育性质保障与德育实效提高的一个关键性因素都是充分实现教师的“德育专业化”。但是在世界范围内“教师德育专业化”这一命题尚未引起足够和应有的关注。因此“教师德育专业化”既是一个时代性的命题,也是一个世界性的命题。基于以上认识,本文主要通过对为什么要提出“教师德育专业化”的命题、“教师德育专业化”应有维度与内涵是什么、如何实现“教师德育专业化”三个子命题的讨论来系统阐述笔者对于“教师德育专业化”的一孔之见。
  • 摘要:社会学知识是教师德育能力的基础,因为它是教师理解教育和道德的基础知识。我国教师缺乏社会学知识,导致了他们对学校教育的社会性认识不足,对道德的社会性认识存在偏差,对学生道德发展的认识存在盲点。教师教育应该通过培养教师的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设置教育社会学必修课程和养育教师人文精神来提高教师德育能力。
  • 摘要:为了解流动幼儿所在学前教育机构的现存问题和流动幼儿父母对学前教育的需求,探讨其影响因素,提出既能满足其需求又能适应北京地区实际情况的可行性建议,采用问卷法对128位在北京生活的3-6岁流动幼儿父母进行调查,发现家庭经济条件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流动幼儿接受学前教育的质量,但经济条件不是流动幼儿接受学前教育的唯一限制因素;流动幼儿所在园所教师对孩子的态度较好,但是园所环境、设施、膳食及教育教学水平一般;大部分流动幼儿父母希望孩子能进入住地或工作地点附近交少量费用的公办园或免费的儿童活动中心。据此提出建议:政府重视流动幼儿的学前教育,加大对其学前教育的投入,在流动幼儿聚集地适当建立公办幼儿园,整体提高流动幼儿接受学前教育的机会;通过多元化的学前教育形式扩大流动幼儿接受学前教育的机会;对流动幼儿父母宣传科学的教育观念,重视流动幼儿接受学前教育。
  • 摘要:本文旨在了解幼儿园进阶教师个人的教育信念,及其对儿童学习与发展的早期教学实践的看法。透过对北京市某学区7名公立幼儿园进阶教师的深度访谈,从教师的视角去了解这种信念在教学实践中如何体现,分析阻碍教师实现自己教育信念的相关因素。研究结果发现:一、幼儿园进阶教师信念现况:分为职业认同及信念来源两方面。二、幼儿园进阶教师信念之内涵:包括儿童观、教育观、课程与教学观三方面。三、影响幼儿园进阶教师把信念付诸实施的因素[人的影响]方面,分为园长、园所教师(同事)、家长与幼儿、本身人格特质和兴趣;在[事的影响]方面,分为园所制度、教师专业发展活动和外部检查等方面。后续的讨论部分针对政府、教育部门、园所、教师和家长等工作提出建议。
  • 摘要:目前,新疆南北疆义务教育发展水平仍存在明显的差距。本研究通过比较新疆南疆地区和北疆地区在2006~2010年间的义务教育投入水平,从平均值、极差、极差率、变异系数四个指标来分析地区间的差异情况,发现近年来南北疆地区之间的义务教育的差异集中在义务教育的师资水平和办学条件上。一方面南疆地区整体的义务教育师资水平和办学条件还落后于北疆地区;另一方面北疆地区地州市之间的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性较南疆突出。
  • 摘要:本研究运用定量统计和元分析的方法,对相关文献资料(包括著作、核心期刊论文、硕博士论文、研究报告等)进行描述与解释,力图全面、客观地反映现实、揭示问题、预测趋势(研究方法)。初步研究发现,国内目前有关“教育公平”的研究主要有五类,即“历史回顾与透视类”、“现状调查与实证分析类”、 “基础理论研究类”:“国际比较与借鉴类”:“政策分析与建议类”。这些研究总体来讲,呈现出“研究视角较为丰富,研究主题或问题较为广泛,研究方法和研究类型趋于多样化,政策层面的研究日趋活跃”等特点。可以说,无论是从研究的数量上来看,还是从研究的质量来看,都远远超过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但整体上看,现有研究的“数量”远远大于“质量”,真正贴近实践、具有学术原创价值、对教育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影响的高水平研究成果并不多见。
  • 摘要:本文首次运用泰尔系数对我国高等教育自1978年以来,在各行政区之间,和四大经济区域之间的差别进行断面分析和历史发展描述,得出以下结论:(1)研究高等教育在行政区之间的差别,使用京津沪,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四大区域的划分方法要优于六大区域的划分方法;(2)从1978年以来,高等教育的规模发展无论相对于人口,还是相对于经济发展水平,在地区之间差距逐渐变小,但是相对于人口的均衡程度要优于相对于经济发展的均衡程度;(3)通过主成分分析的贡献率比较,得出在高等教育的地区差异研究中,生均高等教育经费作为衡量高等教育质量发展的指标要优于生师比作为高等教育质量发展的指标;(4)从1998年以来,高等教育质量的地区差距呈不断扩大的趋势。
  • 摘要:本研究透过访谈台湾部分地区教育行政人员、学校行政人员、教师,初步探究探讨以「故事」素材培养学生多元文化素养的议题。本研究访问相关人员并进行多元文化教育故事素材之分析,藉以了解多元文化故事教学的现况与可再精进之处,希冀能台湾的多元文化教育,以及学生的公平与尊重之多元文化素养的培养,提出具体可行的建议。
  • 摘要:本研究采用学习适应性量表,对延边州龙井市北安小学5,6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法,探讨了朝鲜族留守儿童的学习适应性现状及其与一般儿童在学习适应性方面所表现出的差异(问卷共发放1 60份、回收1 58份;留守儿童60名、一般儿童98名)。研究的假设有:留守儿童与一般儿童的学习适应性存在显著差异;留守儿童学习适应性在性别、年级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留守儿童学习适应性随被留守时间不同存在显著差异。研究结果显示:留守儿童与一般儿童在学习适应性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留守儿童的学习动机和教学模式的适应高于一般儿童,但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和环境因素的适应比一般儿童差。留守儿童学习适应性在性别、年级变量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守儿童学习适应性随被留守时间不同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是,父母在学生7-9岁时出国,对子女学习适应性的影响最大。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如下几点建议:(1)激发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2)提高学生学习自我能感和自信心;(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4)摒弃偏见、加强心理素质教育。
  • 摘要:本研究采用问卷法与访谈法相结合分析问题的方法,对云南省西双版纳M镇中学初中生学业成就低下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少数民族初中生因将其学业成就低下归因为能力低下、努力不够而产生的学业习得性无助,是导致其学业成就低下的主要原因;学校教育、社会文化等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也是导致少数民族初中生学业成就低下的重要原因。笔者根据原因分析提出改善少数民族初中生学业成就的建议,希望为提高民族地区教育质量提供启示。
  •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多的人从农村来到城市,他们感受到明显的城乡文化差异,或多或少地表现出边缘人心理,即个体在不同文化族群间往来时所形成的文化心理冲突。尤其是成长于乡野环境而在城市高中接受教育的学生,在“我是谁”这一寻根问题上迷失了方向。研究选取了广东省范围内城市高中的乡镇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获得了他们在感官认知、生活体验和价值观念转变等方面的资料,从而为指导乡镇学生自我观评和调节提供参考建议。
  • 摘要:新疆学前双语教育是针对少数民族学前儿童,通过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帮助少数民族学前儿童掌握民汉两种语言。本研究通过对当前新疆学前双语教育中幼二园课程的现实状态的分析,采用多元文化的视角审视民族文化,建立文化多元的概念,培养多元文化意识,发展对异文化的理解与尊重。在学前双语课程内容的选择上,本研究提倡体现民族文化、中外文化、城乡文化、关系文化的融合。提出新疆学前双语课程资源来源的地方性、课程内容的丰富性、课程形式的整合性思路。在课程的组织与实施中注重民汉融合的游戏性教学策略、多元化幼儿园双语环境创设、多样化的双语教学方法。
  • 摘要:居住在偏远地区的老人,特别是原住民老人属于多重不利的一群。造成此多重的不力的最主要原因是社会结构性因素,是因为制度的不公平性将原住民老人排除于其他族群所拥有的经济机会、医疗资源和社会福利服务之外,使得其无法具有和其他人同样的发展机会,此即是社会排除。近年来更有学者将时间的元素加入此多重不利的考虑,提出由于原住民之前所享有的教育资源较差,使得其无法拥有和其他族群同样的竞争性。许多原住民学生国中中辍学去当学徒,且有大部分的学生是进到专科学校就读,而非大学就读,使得其平均教育水平远低于其他族群。此等教育的局限不仅限制其在成年期可能拥有的职业生涯,也会进一步影响其在老年期退休福利的拥有。更甚的是此等教育局限,使得让其在成年期只能从事劳力密集的工作、农事工或是短雇工,不仅影响其身体健康,也造成其在晚年时对经济、医疗和社会福利有较高的依赖。政府虽然早就注意到偏远地区教育资源缺乏的问题,且提供多项措施企图解决教育资源的不足,但效果不彰,迄今仍未有效地改善偏远地区原住民生的教育水平,作者认为其实原住民的问题不仅是在教育,还在于其过去所经历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剥削。政府如果真的想要解决原住民的问题,就必须具有整体发展的考虑,特别是永续发展。以原住民族委员会在2010年所公布的2010年原住民经济状况调查以及2009年花莲县老人生活状况与福利需求调查报告的实证数据说明以上论述,并提出政策上的建议。
  • 摘要:本文作者于2010至2011年间,以英语支教老师的身份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乌审旗某中学开展了为期一年的教学以及调查工作。鄂尔多斯市是全国经济发展最为引人瞩目的地区,依靠能源,鄂尔多斯市的人民收入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而政府也对教育进行了很大的投资。虽然教育经费以及教育投入有了很大的提高,教育现状有了一定的改观,但是在个别地区的学校教育依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其中教育观念淡薄,主动辍学的现象时有发生。本文作者所在中学是一所汉语授课的全日制高中,地处经济发展较为迅速,但是教育理念相对滞后的少数民族与汉族混居地区,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地区。由于近几年依靠资源经济发展飞速,学生们,家长以及老师们对待学习的看法逐渐发生了改变,其中英语学科发展更是呈现出边缘化的特点。本文以该学校高一年级的一个班级的英语学习情况为例,以质性研究方法为主,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和学生情况,简要分析经济发展迅速的少数民族地区高中学生英语学习现状。经作者的调查和研究发现,目前该地区学生的英语学习呈现出起步晚,基础差,能力不均,缺乏兴趣,“英语无用”,学科间负迁移的现象,而这些问题背后则隐藏着教材选择难题,学生,学校,老师,家长的意识观念问题以及由当地实际现状所带来的影响,其中由于城乡生源的经济状况相差较大,对待英语学习的观念差异是调查中的意外发现。本作者旨在以田野日记所得,加以学生成绩数据,指出在这种经济发展迅速的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英语学习过程中所呈现出的特点,并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简要的分析,探究学生目前英语学习困难的原因。
  • 摘要:通过对海原县特岗教师结构变化的田野调查、origin工具统计计算及访谈发现,受传统家庭观念、师资聘用政策、以及教师收入、地位等因素影响,国家特岗教师政策实施五年来,农村中小学特岗女教师比例持续走高,农村小学特岗女教师增长速度快于初中;农村小学教师学历有时以专科为主,有时以本科为主,而初中教师学历总体趋于本科化;农村小学中途离岗的特岗教师人数越来越少,初中中途离岗的特岗教师人数比例总体偏高且变化不大;农村师范专业毕业的小学教师比例变化较大,而师范专业毕业的中学教师比例总体呈下降趋势。如果更新就业观念,形成新的切合西部农村实际的农村教师工资标准,实行特岗教师招聘向师范专业毕业生倾斜政策,打破关系网络,可能更有助于改善西部农村教师队伍结构。
  • 摘要:矫正教育既是监所和社区特殊群体在服刑、劳教或戒毒期间享有受教育权的重要体现,又是他们实现自我改造的根本保证,更是他们在刑释解教之后顺利回归社会的基本前提。然而,由于长期以来矫正教育的理论构建和实践状态尚未受到学界应有的足够重视和普遍关注,致使矫正教育学的学术地位与研究视野依旧徘徊于相对较低的层面,并在某种程度上阻滞了司法行政系统教育改造工作的深层拓展与逐步优化。在当今社会公平日益成为人们理性诉求的语境下,对矫正教育内在意蕴、实然境况以及应然取向的探析愈来愈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
  • 摘要:采用自编问卷对辽宁省、黑龙江省9所盲哑学校,年龄界于16.1±2.2之间254名在校学生的“诚信观”状况进行了现场调查。研究发现:(1)听障青少年对于诚信内涵与价值认识的总体水平不高;(2)在利益预期与情境约束两个向度下,听障青少年对自己与对他人的诚信标准不尽相同;(3)在诚信对象的选择方面,听障青少年对于陌生人持有过高的诚信意愿和诚信期待。
  • 摘要: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0、2011、2012年发布的《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报告》数据,城乡青少年之间的数字鸿沟并未因交互网络技术的发展而真正改善,反而在网民规模、网络应用等方面有差距扩大的趋势。这种不平等的进一步加剧,并非单纯地依靠硬件设备即可填平,城乡青少年媒介主体之间的差异是关键所在。基于公平视角提高农村青少年媒介素养,建构其媒介能力和媒介意识,从媒介接入平等之外缩小数字鸿沟。在策略方面,立足中国实际,政府、学校、社会力量优势互补,帮助农村青少年养成利用媒介发展自我、服务社会的习惯。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