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教师情绪理解的影响因素及认知加工特点
【6h】

教师情绪理解的影响因素及认知加工特点

代理获取

目录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1 情绪理解的概念

2 情绪理解的影响因素

3 情绪理解的加工机制

4 情绪理解的研究方法

5 教师能力的研究

第二部分 问题提出与研究思路

1 问题提出

2 研究思路

3 研究意义

第三部分 教师情绪理解的结构探索

1 引言

2 教师情绪理解结构的理论构想

3 教师情绪理解结构的实证检验

4 讨论

5 结论

第四部分 教师情绪理解的影响因素

研究1 个体因素与教师情绪理解的关系

研究2 人际关系对教师情绪理解的影响

第五部分 教师情绪理解的加工特点

研究3 教师对非言语情绪理解的加工特点

研究4 教师对言语情绪理解的加工机制

第六部分 研究总结与展望

1 总讨论

2 总结论

3 研究贡献

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声明

展开▼

摘要

情绪理解既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心理过程,它是情绪智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来说情绪理解是指个体根据所面临的各种线索,结合所处的文化及社会规则,对情绪进行准确推测、解释的能力。也是对情绪线索进行编码和解释的一系列心理加工过程。相对于言语理解来说,对他人外显和内隐的情绪做出快速和准确理解更能有助于个体自我调节以适应复杂的人际交往,也能更好的对他人行为做出合理的预测,使风险和人际冲突防范于未然。然而,以往对于情绪理解的研究更多集中于儿童情绪理解的发生与发展方面,对健康的成人群体关注较少。教师作为一种特殊的职业需要,在日常教学管理和师生交流中都需要对学生的情绪做出快速而准确的理解。近来,校园欺凌、师生冲突等不良事件时有发生,其中不乏一些由于教师未能理解或错误理解学生情绪而引起的事故。因此对教师情绪理解方面的研究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研究从能力特征和心理过程两个方面来探究教师情绪理解的结构维度、影响因素和加工特点,以期为教师的日常教学、学生管理、教师培训以及校园突发事件中的危机干预等,从情绪理解的角度对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本研究主要主要内容包括:⑴基于对以往文献的梳理与分析,并通过对教师和学生的实地访谈与问卷调查,结合数据统计结果建构起了教师情绪理解能力的结构。并在此过程中编制了符合心理测量学要求的《教师情绪理解能力问卷》。研究一为后续问题研究的设计与材料编制提供了理论与实证基础。⑵教师情绪理解的影响因素研究。使用问卷调查法和实验法,考察了教师情绪理解的影响因素。首先,使用自编问卷和已有问卷进行调查发现,教师情绪理解与性别、教龄、所教年级等之间存在相关关系;与人格和自我概念中的部分维度也存在相关关系。其次,通过两个行为实验则发现人际关系对教师情绪理解具有重要影响。⑶教师情绪理解过程的心理加工特点研究。首先使用眼动追踪技术,考察了教师在理解情绪的过程中,如何应用非言语情绪的不同线索,并比较了新手和经验教师的不同加工特点。其次,借助于事件相关电位(ERP)技术,使用词汇和句子判断任务,考察了教师在理解外显和内隐的言语情绪过程中认知加工的时间进程特点,并比较了不同情绪能力的职前教师在加工上的差异性。
  本研究表明:⑴教师情绪理解的结构主要包含三个方面,即识别复杂情绪、归纳情绪原因和认识情绪转化。所编制的《教师情绪理解能力问卷》符合心理测量学要求,可以作为教师情绪理解能力的测查工具。⑵教师情绪理解的能力:与性别有关,女性教师的情绪理解能力普遍高于男性教师;与教师的教龄成正相关,教龄越长情绪理解能力越强;与所教年级之间的相关呈现倒U型,小学教师和大学教师的情绪理解能力显著高于中职教师和高中教师;与教师人格特质中的神经质和自我概念有关,情绪稳定与自我概念良好的教师其情绪理解能力更高。⑶理解对象的熟悉度和好感度,以及情绪类型是影响教师情绪理解速度与准确性的重要因素。教师在理解熟悉的学生情绪时,相对于不熟悉的学生来说更容易忽视他们情绪产生的原因。教师在理解好感度低的学生情绪时,如果是正性的情绪容易做出外归因,如果是负性的情绪容易做出内归因。教师对不熟悉的和好感度低的学生,需要花费更长的时间来判断他们的情绪是否会发生转化。⑷教师在对非言语情绪进行理解的过程中,背景线索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该影响发生在认知加工的早期和晚期阶段,尤其是对晚期阶段的影响更加明显。此外,教师的教龄也对非言语情绪理解的加工产生了影响,相对于新手教师来说,经验教师的认知效率更高,对任务难度的感受性更低。⑸教师对言语情绪进行理解时,内隐情绪语义和外显情绪词汇一样,能引起注意。并且高情绪理解能力促进了内隐情绪信息的识别速度和早期内隐语义的加工。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