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语料库的莎剧汉译本中'被'字句研究
【6h】

基于语料库的莎剧汉译本中'被'字句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Chapter Ⅰ Introduction

Chapter Ⅱ Research Design

Chapter III Rationale of the Study

Chapter IV Application of BEI Construction in the Translations of Shakespeare’s Plays

Chapter V Motivations for BEI Construction Application

Chapter VI Conclusion

Bibliography

声明

Acknowledgement

展开▼

摘要

“被”字句是现代汉语被动式的典型结构,是汉语语法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中国现代语法》公开提出“被动式”这一术语以来,有关“被”字句的研究一直是热点话题。此类研究可分为四大方向,即,古代汉语中的“被”字句研究,现代汉语白话文中的“被”字句研究,现代汉语方言中的“被”字句研究,和英汉语被动式对比研究。然而,前人所作的现代汉语白话文中“被”字句的研究虽然涵盖了多方面,却有一显而易见的缺憾,即,鲜有对翻译文本中“被”字句的研究。本文扭转视角,转换思路,对翻译文本中的“被”字句的使用进行研究,试图探究同一英语文本的不同汉语译本中这一结构的使用,寻找不同译本间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并同时尝试给这些发现提供合理解释。
   本文利用莎士比亚戏剧英汉平行语料库,辅以语料库检索工具ParaConc,对研究对象——莎士比亚戏剧梁实秋译本和朱生豪译本——进行基于语料库的研究,以获得“被”字句在两译本中的实际使用情况。首先,本文将两种汉语译本与一些汉语原创文本就“被”字句使用频率进行对比。对比发现梁实秋译本中“被”字句使用频率显著高于所有汉语原创文本,而朱生豪译本比较而言没有体现差别。本文又将梁实秋译本与朱生豪译本进行对比,对比的部分是译成“被”字句的英语语句。这组对比显示出两译本之间既存在显著相同点又存在重大不同之处。具体说来,有以下相同点:1)两译本中的“被”字句皆几近全部译自英语的四大类语句结构,即,主动语态语句,被动式,表示被动的过去分词,以及名词和动名词;2)两类译本中译自英语被动式的“被”字句都是数量最多,而译自名词和动名词的“别”字句数量都是最少;3)两译本中译自英语被动式的“被”字句所占比例相仿。三大不同点则如下:1)梁译本中的“被”字句数量远高于朱译本,比率几近2比1;2)梁译本中译自英语被动式的“被”字句数量远高于朱译本,且前者的百分比也显著高于后者的百分比;3)朱译本中译自英语主动语态语句的“被”字句几近梁译本的两倍。
   本文试图从认知(图式)和翻译目的的角度对上述两组对比所体现出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加以解释,找出“被”字句的应用动因。一方面,本文发现“被”字句所蕴含的事件图式与英语语句所蕴含的事件图式相一致,这正是两译本都应用“被”字句来翻译四类英语语句的根源。认知和句法因素决定了英语的被动式、表示被动的过去分词和名词及动名词被翻译成汉语的“被”字句,而处于语用和篇章结构的考虑,英语的主动结构也被翻译成汉语的“被”字句。另一方面,导致梁译本和朱译本在“被”字句应用方面差异的则是两译者翻译目的和目标读者群的不同所造成的。梁实秋力图利用西方倡导人性和理性的经典文学著作净化彼时的中国文学界,他的任务即是使译文尽可能在内容和形式上都贴近原文。朱生豪翻译莎士比亚戏剧则是为了维护民族荣誉、娱乐大众,这样他的目标就是使译文尽可能贴近汉语的表达习惯和方式,使广大普通百姓得以了解世界经典文学著作。两译者翻译目的和目标读者群的不同也是造成汉语译文文本和汉语原创文本之间差异的因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