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天女羽衣”传说与日本民族的集体意识
【6h】

“天女羽衣”传说与日本民族的集体意识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 绪论

1.1 缘起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理论综述

1.3.1 芬兰历史——地理学派

1.3.2 普罗普的故事形态学

1.3.3 精神分析学派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第二章集体无意识

2.1 集体无意识的概念

2.2 集体无意识的内容

2.3 集体无意识的表现形式

第三章 “天女羽衣”传说与日本民族的集体意识

3.1 流传于各地的羽农传说

3.1.1 传说的内容

3.1.2 传说的类型

3.1.3 人神婚恋的无意识体现

3.2 “天女羽农”流传的共同生活基础——烧田农耕文化

3.2.1 传说流传的生活基础

3.2.2 日本农耕文化之体现

3.3 日本民族意识的体现

3.3.1 现实的多层面性

3.3.2 女性意识

第四章 《梦幻妖子》与天女羽衣——日本民族意识的另一面

4.1 情节介绍

4.2 《梦幻妖子》与日本民族的集体意识

4.2.1 等级意识

4.2.2 母权意识

4.2.3 悲剧的审美意识

第五章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 谢

展开▼

摘要

长期以来,神话传说研究一直在民俗研究中占据重要位置。芬兰--地理学派,俄国文论家普罗普以及瑞士心理学家荣格等均对对民间故事和神话研究提出了自己的理论及观点。中国学者顾颉刚、鲁迅、叶舒宪、贺学君等也对中国的神话研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西方众多的研究理论中,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尤具代表性。荣格认为,神话是人类集体无意识积淀在特定时代的显现,不同的原始神话熔铸了不同的民族心理积淀,即不同的价值取向和观念认同。 “天女羽衣”传说作为日本古老的民间传说,一直流传于日本各地,历经千年沧桑,至今犹以各种文学艺术形式广泛流传在日本人民中间,对日本的文学和精神影响甚为深远。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对于了解日本民族文化以及日本民族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如今,“天女羽衣”又以一种全新的方式融入了现代新兴的动漫文化之中。本文旨在借用荣格的无意识理论来分析“天女羽衣”传说与日本现代漫画《梦幻妖子》,并将古今的这两个不同文本进行对比。运用荣格集体无意识理论分析两个文本相同以及不同之处,从中找出《梦幻妖子》不同于“天女羽衣”传说的新的因素,并尝试对新因素存在的合理性进行分析,从而探讨日本的民族精神。这有助于发掘日本文化传统和心理积淀,从而从更深的层次上读解日本民族精神。同时,将民间传说研究与新兴产物--动漫结合起来,用西方的理论进行分析,也为民间文学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为用西方的理论研究东方文化提供了一个范例。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