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高等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发展的研究
【6h】

我国高等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发展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前言

1.1问题提出

1.2研究现状

1.3研究目的意义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2.2研究方法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我国高等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的发展历程

3.2我国高等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的专业设置现状与存在问题

3.3我国高等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培养目标、培养规格现状与存在问题

3.4我国高等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课程设置现状与存在问题

3.5 我国高等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招生现状与存在问题

3.6我国高等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就业现状与存在问题

3.7小结

4 我国高等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的发展趋势

4.1分析体育与艺术的本质, 正确认识我国高等体育院校不同艺术类专业方向的本质与学科归属

4.2我国高等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传统内容的发展趋势

4.3我国高等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新增内容的发展探索

5结论

参考文献

7.1参与研究的课题

7.2发表论文

附件1

附件2

附件3

致谢

展开▼

摘要

近几年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纷纷增设艺术类专业,促进了体育与艺术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与融合,同时拓宽了体育院校的专业范围。但是,我国高等体育院校开设艺术类专业尚处探索阶段,在专业的建设发展过程中难免会存有诸多不足之处。因此,在体育院校如何更好的发展艺术类专业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查、数据统计、逻辑分析等方法,对我国高等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现状进行了详细地调查研究,探讨我国艺术类专业在体育院校的发展趋势,这不仅为我国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的办学提供有益的思路,而且为现阶段我国高等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提供有价值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研究结果:(1)我国高等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的发展经历了初始发展阶段、起步阶段(2001年-2003年)、迅猛发展阶段(2004年-2006年)、思考与探索阶段(2007年---)四个阶段;(2)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纷纷增设艺术类专业,但存在专业设置比较混乱、与研究生教育出现明显脱节、专业方向有明显交叉且方向名称混乱等;(3)我国高等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培养方向模糊,自身特色不鲜明;(4)我国高等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的课程设置相对体育类专业艺术类课程增多、体育类课程减少;课程总门数较少,选修课比例低、门数少;艺术实践课时相对艺术院校比较少;(5)我国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招生来源比较多,生源数量大但质量相对艺术院校水平较低;(6)我国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就业率相对体育类其他专业较高,但就业方向比较模糊。
  笔者针对我国高等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的现状与存在问题,着重对艺术类专业各专业方向的本质进行了深入地分析,提出我国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的发展趋势:(1)鼓励我国高等体育院校增设艺术类专业,对促进体育院校的多学科、综合化的发展,拓宽我国高等体育院校办学规模,增强人才的适应面以及拓宽学生就业渠道等有着积极的意义。(2)我国高等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传统内容的发展要遵循艺术类专业的发展规律,增加相关学科或交叉学科的渗透,精选适合自身发展的专业方向,并结合体育院校的特点,形成具有特色的艺术类专业。(3)我国高等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健美操等新增内容属于体育与艺术的交叉学科范畴,它们的发展被认为可形成交叉专业——“艺术体育”专业,会更有利于它们的发展。“艺术体育”专业是体育与艺术、健身与表演、竞技与娱乐的融合,超出了它们原有的内涵,既丰富了体育的内容,也充实了艺术的外延。主要包括健美操、体育舞蹈、啦啦队、健身舞蹈、街舞等具有体育与艺术多重特性的内容。(4)研究构建了“艺术体育”专业的培养方案。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