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翻译美学视角下《楚辞》两个英译本的对比研究
【6h】

翻译美学视角下《楚辞》两个英译本的对比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 Background of the Research

1.2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

1.3 Methodology

1.4 Structure of the Thesis

Chapter Two:Literature Review

2.1 Previous studies on theTranslation of Chu Ci

2.2 Previous Studies on Translation Aesthetics

Chapter Three:Theoretical Framework

3.1 Liu Miqing’s View on Translation Aesthetics

3.2 Notions of Translation Aesthetics

3.3 Aesthetic Constituents of Aesthetic Object

Chapter Four: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Aesthetic Representation of Two English Versions of Chu Ci

4.1 Comparison of the Formal Aesthetic Values in the Two English Versions

4.2 Comparison of the Non-Formal Aesthetic Values in the Two English Versions

4.3 Strategies for Improving Translators’ Translation Abil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esthetics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5.1 Major Findings

5.2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Researches

参考文献

致谢

ACHIEVEMENTS

展开▼

摘要

《楚辞》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对后世的小说、散文、戏剧等文学样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它早在盛唐时便流入日本等“儒家中华文化圈”;16世纪后,传入欧洲;到19世纪,才引起欧美各国的广泛关注。从此,各种语言的译文、研究著作大量出现。在国际汉学界,《楚辞》一直是研究的热点之一。从研究成果来看,日本是《楚辞》海外研究的集大成者,但是在英语世界,《楚辞》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推广和深入。翻译美学理论在我国起步较晚,出现的时间并不长,但是它的指导意义却很重大。刘宓庆将“翻译为体,美学为用”作为翻译美学理论的基本原则,为《楚辞》的汉英翻译指明了方向。刘宓庆认为,翻译美学的任务就是运用美学的基本原理,探讨美学对翻译学的特殊意义,分析、阐释和解决语际转换中的美学问题,以及如何在实际的翻译工作中最大程度地再现原文的美。
  本研究以刘宓庆的翻译美学理论为框架,从审美客体的形式审美系统、非形式审美系统方面出发,对《楚辞》翻译的两个英译版本(卓振英和许渊冲的英译楚辞),在音韵、节奏、词汇、意向、意境等方面比较分析,基于大量实例的对比分析,揭示出两个译本之间的共性与差异,并提出改进策略。研究表明,卓振英和许渊冲的译文都是具有高水准的译本,卓振英译文忠于原文且保留节奏韵律;许渊冲译文简洁明了,再现原诗的三美,但有时过于强调韵律而牺牲意义。在此基础上,从美学角度出发,就如何提高译者的翻译能力提出一些建议,以期对今后的楚辞英译工作有一定的借鉴和帮助。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