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哈佛大学第五次通识教育课程改革研究
【6h】

哈佛大学第五次通识教育课程改革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引言

第一章 哈佛大学第五次通识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

1.1 哈佛大学通识教育课程改革的沿革

1.1.1 自由选修制(1869-1909年)

1.1.2 集中与分配制(1909-1945年)

1.1.3 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1945-1975年)

1.1.4 核心课程(1975年至今)

1.2 哈佛大学第五次通识教育课程改革的原因

1.2.1 激烈的时代变革和竞争

1.2.2 原有核心课程暴露出了种种问题

第二章 哈佛大学第五次通识教育课程改革

2.1 哈佛大学第五次通识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

2.1.1 继承和发展自由教育理念

2.1.2 通识教育要培养学生成为“世界公民”

2.1.3 通识教育要为未来生活做准备

2.2 哈佛大学第五次通识教育课程改革的进程

2.3 哈佛大学第五次通识教育课程改革的内容

2.3.1 通识教育课程的目标

2.3.2 通识教育教学目标

2.3.3 通识教育课程的要求

2.3.4 通识教育课程的领域描述

2.3.5 通识教育课程教学法

2.3.6 课程的开发与管理

2.4 哈佛大学第五次通识教育课程改革的特点

2.4.1 强调对通识教育传统的继承

2.4.2 注重反思与批判精神

2.4.3 追求知识的整体性

2.4.4 重视科技意识的培养

2.4.5 强调文化和信仰

第三章 哈佛大学第五次通识教育课程改革对我国的启示

3.1 高校课程改革要顺应时代潮流,进行主动、大规模的变革

3.2 高校课程改革要重视全校师生的广泛参与

3.3 高校要重视通识教育课程的地位,避免有名无实

3.4 高校课程改革要树立明确而完整的通识教育课程目标

3.5 高校通识课程内容要兼具民族性和国际性

3.6 高校通识课程内容要避免过于偏向应用型和专业化

3.7 高校通识课程内容要大力倡导和切实发展批判性思维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发表文章目录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声明

展开▼

摘要

美国不仅是当今世界经济最发达的国家,而且是当今世界高等教育最发达的国家。在整个美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中,哈佛大学扮演了一个无可替代的角色。美国人常讲:“先有哈佛,后有美国”,这是事实。在美国,哈佛大学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象征,民族文明的体现。教育改革,课程是根本,哈佛大学的课程改革一直是美国乃至世界高等教育课程改革的风向标。进入新世纪以来,哈佛大学再次掀起了本科生课程改革的浪潮,而此次课程改革的核心无疑是对通识教育课程的改革,也就是对现行的核心课程进行改革是重中之重。
  哈佛大学通识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历经爱略特、劳威尔、科南特和博克的不断发展,历久弥新,但任何事物都不是完美的、永恒的,哈佛通识教育为了与社会、知识、文化发展相协调也在不断改革。
  本研究共分为四部分。引言部分,介绍了研究的相关背景,从中引出选题的由来、文献综述、研究的方法,以及相关概念的限定。
  第一部分,本文首先回顾了哈佛大学前四次课程改革:自由选修制、集中与分配制、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这四次改革是第五次课程改革的大背景和基础。在此基础上笔者分析了第五次通识教育课程改革的原因:首先,改革的动力来自于激烈的时代变革和竞争;其次,原有核心课程暴露出了种种问题。这两个原因直接导致了哈佛大学进行第五次通识教育课程改革。
  第二部分,从以下几方面详细研究了哈佛大学第五次通识教育课程改革:改革的理念,改革的进程,改革的内容,改革的特点。
  第三部分,通过研究第五次通识教育课程改革,笔者在文章的最后一部分得出了对我国高校通识教育课程改革的几点启示:高校课程改革要顺应时代潮流,进行主动、大规模的变革;高校课程改革要重视全校师生的广泛参与;高校要重视通识教育课程的地位,避免有名无实;高校课程改革要树立明确而完整的通识教育课程目标;高校通识课程的内容要兼具民族性和国际性;高校通识课程的内容要避免过于偏向应用型和专业化;高校通识课程要大力倡导和切实发展批判性思维。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