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青少年幸福感的代际传递——积极教养的中介作用
【6h】

青少年幸福感的代际传递——积极教养的中介作用

代理获取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幸福感研究

1.2代际传递的研究

1.3积极教养与幸福感的关系

第二章 问题提出

2.1创新之处

2.2研究意义

第三章 研究设计

3.1研究目的

3.2 研究被试

3.3研究内容和假设

3.4研究工具

3.5 施测程序与数据处理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

4.1青少年、父母幸福感的现状

4.2不同人口学变量下青少年幸福感的特点

4.3父母幸福感对青少年幸福感的预测作用

4.4幸福感的代际传递:积极教养的中介作用

第五章 讨论

5.1青少年及父母总体幸福感现状

5.2青少年幸福感的差异性

5.3幸福感对青少年幸福感的预测作用

5.4幸福感的代际传递:积极教养的中介作用

5.5结论

5.6对策建议

5.7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声明

展开▼

摘要

本研究从幸福感的整合性分析,采用问卷调查法,探讨青少年父母幸福感、父母的积极教养和子女幸福感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
  1.青少年以及父母的幸福感平均水平均高于中间值,属于中等偏上水平,而且父母的三种幸福感水平均高于青少年。
  2.青少年的心理幸福感有显著的性别差异,男生高于女生;独生子女的主观和心理幸福感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子女的幸福感不受家庭收入和城镇与否的影响。
  3.青少年的心理幸福感和社会幸福感受父母的婚姻质量的影响,父母婚姻关系和谐的青少年的心理和社会幸福感要显著大于父母经常吵架的;青少年的幸福感受父母受教育程度的影响,子女的心理幸福感与母亲的受教育程度无关。
  4.父母和子女的主观幸福感存在代际传递效应,同时母亲的传递性大于父亲;母子的心理和社会幸福感之间存在代际传递性,而父亲与子女之间则不存在。
  5.母子的主观幸福感代际传递之间性别差异不显著,但母子的传递效应要大于父子;对于心理幸福感的代际传递出现母女父子的传递显著性;对于社会幸福感只有母女的传递模式。
  6.母亲的关爱和鼓励自主在母亲的幸福感传递给子女的过程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父亲的关爱和鼓励自主则对子女的幸福感有预测作用,但在代际传递中中介作用不显著。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