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民国时期小学语文教材探微
【6h】

民国时期小学语文教材探微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绪论

(一)选题意义、研究内容及主要研究方法

(二)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一、民国以前蒙学及蒙学读本概述

(一)历代蒙学概述

(二)典范蒙学读本举隅

二、1912年到1918年——民国小学语文教材的初创期

(一)教育背景

(二)小学国文教科书审查制度

(三)小学国文教科书的编写原则

(四)民国初期小学语文教材的内容特色

(五)民国初期小学语文教材的编辑特点

(六)民国初期几种典型的小学语文教材

三、1919年到1927年——民国小学语文教材的探索期

(一)民国中期教材编写的背景

(二)小学国语教科书审查制度

(三)民国中期小学语文教材的编选与训练——以《共和国教科书新国文》和《新体国语教科书》为例

(四)民国中期几种典型的小学语文教材

四、1928年到1949年——民国小学语文教材的成熟期

(一)教育背景

(二)小学国语教科书的编审制度

(三)小学国语教科书的编写原则

(四)民国后期小学语文教材的特色

(五)民国后期几种典型的小学语文教材

五、经验与反思

(一)借鉴的经验

(二)反思的问题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教材是与时代相适应的,它体现着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特征以及教育方向,是展示教育状况的窗口,是教育理论和主张的载体。民国语文教材是中国现代语文教材发展的重要时期。其小学语文教材继承了明清语文教材的优良传统,在新的政治与教育背景下,经历了曲折发展的初创期、探索发展的多元期和规范化的成熟期,为现代语文教材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这三个时期,政治教育背景不同,教材内容特点和编写体例各异。论文从分析各自不同的背景出发,介绍了各个时期教科书的审查制度、编写原则以及具有代表性的小学语文教材,论述了其不同的内容特点和编辑体例,以揭示其成功的经验和存在的不足。 全文共分五个部分:绪论,概述选题意义、研究内容及主要研究方法。第一部分简略介绍了民国以前的蒙学教材并论述其特点。第二部分对1912年--1918年民国小学语文教材的初创期做了论述。期间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小学语文教学有了新的发展,新型小学国文学科正式确立,小学语文教材也进入曲折发展的草创期。首先,在教育宗旨上取消了“忠君”与“尊孔”,突出了资产阶级的公民道德教育和知识技能的训练;其次,在课程上废除了“读经讲经”,统称为国文,并具体规定了国文要旨和学年教学内容;第三,在教材内容上,加进了一些资产阶级的道德教育内容和实用科学知识,体现了“共和精神”。第三部分对1919年--1927年民国小学语文教材的探索期做了论述。“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中国教育发展迈入新的历史阶段,期间学制改革案颁布,全国教育会联合会组织专家拟定了《新学制课程标准纲要》,各地在纲要的指导下进行国语教育的探索,并规定到1922年废除旧时小学的文言教科书,改“国文”为“国语”科。第四部分对1928年--1949年民国小学语文教材的成熟期做了论述。期间暂行课程标准的制定和四次正式课程标准的颁布,对教材选编的诸多方面都有了明确的规定。论文从国统区、苏区、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几方面做了论述。最后部分总结其借鉴的经验,提出反思的问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