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让阅读教学向更深处漫溯——浅阅读背景下中学语文深度阅读教学的策略
【6h】

让阅读教学向更深处漫溯——浅阅读背景下中学语文深度阅读教学的策略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外研究现状

2.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1.观察法

2.访谈法

3.文献分析法

一 深阅读与浅阅读

(一)深度阅读的概念特点及其价值分析

1.深度阅读的概念

2.深度阅读的特点

3.深度阅读的价值分析

(二)浅阅读的概念及其特点

1.浅阅读的概念

2.浅阅读的特点

(三)浅阅读与深度阅读的比较

1.阅读内容的区别

2.阅读程度的深浅

3.阅读目的的不同

二 浅阅读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表现及危害

(一)浅阅读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表现

1.浏览选读 阅读碎片化

2.多元无界 阅读随意化

3.溢用多媒体 阅读娱乐化

4.急功近利 阅读浮躁化

5.虚假合作 阅读形式化

(二)浅阅读对于语文阅读教学的危害

1.浅阅读对文本解读的不良影响

2.浅阅读对学生审美情趣的消解

3.浅阅读易造成学生思维僵化

三 浅阅读产生的根源

(一)信息化促成浅阅读

(二)媒介环境衍生浅阅读

(三)浮躁心理造成浅阅读

1.大众的阅读目的

2.有限的阅读时间精力

(四)文化氛围孕育浅阅读

1.后现代主义

2.文化工业化

四 中学语文深度阅读教学策略探究

(一)语言探究走进深度阅读

1.直观体验 品味语言

2.诵读联想 感受语言

3.比较阅读 品鉴语言

4.读写交替 内化语言

(二)思维发散体会深度阅读

1.及时追问让学生思维更深刻

2.深浅阅读结合打开学生视野

3.作业以文本为基础拓展课外知识

(三)搭建平台共享深度阅读

1.引入作者介绍建立与文本联系

2.引入时代背景加深对文本感悟

3.引活水实现跨语境接受

4.引入文艺理论核心概念

五 深度阅读应当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一)深度阅读与学生的接受能力

(二)深度阅读与不同阅读材料

(三)深度阅读中深度与广度的关系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信息传播和阅读方式相较于以前更为快捷和多样,大众的阅读理念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常见的深度阅读已经日渐衰落,浅阅读作为新兴的阅读方式开始逐渐取而代之。虽然浅阅读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时代的发展但是对于语文教学却是弊大于利的。在语文教学中随处可见浅阅读现象。主要表现在:浏览选读使阅读碎片化、多元无界使阅读随意化、滥用多媒体使阅读娱乐化、急功近利使阅读心理浮躁化、虚假合作使阅读形式化。如何让学生回归深度阅读以提高学生阅读素养是现代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
  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深度阅读作为解决方法。首先深度是精细加工的过程和基础,目的是对事物的认识向更高层面发展或是追求事物的本质根源。其次语文深度阅读有助于中学生对于知识的积累,阅读方法的运用,训练发散学生的思维以形成独特的阅读体验,最终实现完善学生审美情趣,健全人格的最高目标。
  本文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及其他资料对于深浅阅读概念、特点等做出论述,并比较深浅阅读。同时对浅阅读的产生根源从信息化促进浅阅读、媒介环境衍生浅阅读、大众浮躁心理造成浅阅读和文化根源孕育浅阅读四个方面做出分析。在第三章中笔者以所在的实习学校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观察法、谈话法和文献法,搜集了学生关于浅阅读现象的研究资料结合大量相关研究资料总结了目前浅阅读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表现和危害。在第四章中试图从语言探究走进深度阅读、思维发散体会深度阅读、教师搭建平台共享深度阅读三方面提出中学语文阅读学向深度教学的实施策略。一、语言是语文阅读的基本也是承载文本情感沟通作者与读者的桥梁,通过直观体验品味语言、朗读联想感受语言、比较阅读品鉴语言、读写交替内化语言逐层递进感受语言的力量。二、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思维碰撞应当加强对课堂上的追问,让学生思维更深刻,课下以文本为基础拓展课外知识,深浅结合。三、语文课上教师需要搭建平台。深度阅读固然重要但是在阅读的过程仍要注意阅读与其他方面的关系。因此,在第五章则重点论述了深度阅读与学生接受能力的关系,深度阅读与不同阅读材料的关系,以及阅读中广度与深度的关系。

著录项

  • 作者

    姜云云;

  • 作者单位

    辽宁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辽宁师范大学;
  • 学科 学科教学(语文)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韩向东;
  • 年度 2016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阅读;
  • 关键词

    中学语文; 深度阅读; 教学策略; 浅阅读背景;

  • 入库时间 2022-08-17 10:59:00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