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开心”类词的多维辨析及其教学探讨
【6h】

“开心”类词的多维辨析及其教学探讨

代理获取

摘要

本文根据对外汉语同义词教学有关特点,以自己的教学实践为依托,结合前人有关研究成果,从句法功能、语义、语用特点三个方面对“开心”类同义词“快乐”、“愉快”、“喜悦”、“开心”、“高兴”、“兴奋”进行了辨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对策。
   本文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引言。首先阐述了选题原因,而后对前人有关研究进行了评述,并对同义词的范围进行了界定;在此基础上确定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内容及研究目标;最后对语料选取作了说明。
   第二部分为句法功能考察。这部分全面考察了这六个词的句法功能。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快乐”做定语的能力最强,倾向于与[+生命]类名词搭配。“高兴”做定语的能力则相对较弱。“喜悦”做主语和宾语的能力极强,接近于名词的功能。这六个词做宾语时,谓语动词要具有[+感知、+显现、+消失]等语义特征。六个词做谓语时,一般要借助6种语法手段,1)前或后有表示程度的比况状语;2)前或后有程度副词;3)前有否定性副词状语;4)后有表示程度的谓词性补语;5)后有趋向补语;6)后有数量短语。
   这六个词都能做补语,不过一般前面要有“得”。“开心、愉快”两个词做补语的能力相对较强,“喜悦”则比较弱,“快乐”可以重叠做补语。六个词都可以做状语,其中“愉快”和“高兴”能力最强,“喜悦”则最弱。总而言之,“喜悦”接近名词性功能,“高兴、开心、兴奋”接近谓词性功能,“愉快、快乐”则两者兼有。
   第三部分为词义演变考察。这一部分首先对“快乐”、“愉快”、“喜悦”、“开心”、“高兴”、“兴奋”这六个词的词义发展变化进行了梳理。六个词的语义侧重点各有不同。“快乐”强调发自内心的深层体验;“愉快”强调持续时间较长的让人舒适平和的快乐感受;“高兴”侧重指显露在外的愉快而兴奋的情绪:“喜悦”则突出因共鸣而被感染的愉快;“开心”是用隐喻的手法表达高兴;“兴奋”则侧重指因激动而无法控制自己的情感,快乐的程度极高,突出快乐的外在表现及身体感受。
   第四部分为“开心”类词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偏误分析。这一部分总结了留学生同义词偏误的四种类型,具体为:对“开心”类词的语义及使用语境掌握不好、词性混淆、对“开心”类词的语体色彩了解不够、词语搭配不当。同义词误用的原因,具体为:母语文化差异所致、教材释义不清楚和教师解释不当所致、色彩差异所致、学生的学习策略不当所致。随后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本文主要从词块教学角度来进行分析。具体详情见本文第四章节。
   第五部分为结束语,对全文内容进行了总结,并对本文的不足及以后的研究提出了一些设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