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喜欢”类词的多维辨析
【6h】

“喜欢”类词的多维辨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言

一、选题依据和研究价值

二、相关研究成果综述

三、语料来源、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喜欢”类词的语法分析

1.1 句法功能分析

1.1.1 做谓语情况的考察

1.1.2 做定语情况的考察

1.1.3 做主、宾语情况的考察

1.1.4 做状语和做补语的情况考察

1.2 语法结构及共现分析

1.2.1 与动态助词“着、了、过”的共现分析

1.2.2 特殊的重叠形式

1.2.3 “喜欢”类词与使役结构

1.3 小结

第二章 “喜欢”类词的语义分析

2.1 “喜欢”类词的历时演变

2.1.1 “喜欢”的词义历时演变考察

2.1.2 “喜爱”的词义历时演变考察

2.1.3 “喜好”的词义历时演变考察

2.1.4 “爱好”的词义历时演变考察

2.2 “喜欢”类词的共时语义分析

2.2.1 各词典的释义

2.2.2 “喜欢”类词的义素分析

2.3 小结

第三章 “喜欢”类词的语用分析

3.1 “喜欢”类词的语用选择

3.1.1 语体分析

3.1.2 句类的选择

3.2 “喜欢’’类词的主客观性

3.3 “喜欢”类词的置换分析

第四章 “喜欢’’类词的偏误分析及教学建议

4.1 外国留学生的偏误分析

4.2 “喜欢”类词的教学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

展开▼

摘要

本文依据同义词本体研究以及外国留学生的同义词习得特点,对“喜欢”、“喜爱”、“喜好”、“爱好”等“喜欢”类同义词进行多角度辨析,试图找出它们的差异,希望能更好的指导语言实践,为对外汉语同义词教学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本文分为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引言,讲述选题依据和研究价值,对前人的研究包括同义词本体研究及“喜欢”类词的研究进行综述,并指明语料来源、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二部分是语法分析,从句法功能、语法结构及共现方面对其进行考察。我们发现,“喜欢”做谓语的能力强,带补语和带宾语的能力强,能与各个量级的程度副词搭配;涵盖的时间域可长可短,稳定性低。“喜爱”做谓语、定语的能力较强,与程度副词、表频率的副词的搭配能力较低。“喜好”做谓语和宾语的能力较强,只能与程度副词的高量级搭配;不能带表频率的副词,涵盖的时间域较长,稳定性高。“爱好”做主语和宾语的能力较强;能与程度副词的高、超量级搭配;无法带表频率的副词,稳定性较强。“喜欢”和“喜爱”属于“情感类”词,动态性弱,而“喜好”和“爱好”属于“意动类”词,动态性强。
   第三部分是语义分析。这部分从历时角度归纳这四个词的语义演变,并分析它们共时语义差异。古代“喜欢”做形容词多,做动词的少,只充当谓语。“喜爱”多为充当谓语的动词。“喜好”的使用频率低,用法古今基本相似。现代汉语中,“喜欢”的语义重心在语素“喜”上;“喜爱”的语义重心在语素“爱”上;“喜好”和“爱好”的语义重心在语素“好(hào)”上。根据义素分析法,“喜欢”、“喜爱”和“喜好”都有[+某种习惯或倾向]义,其[+积极情感]这一义值已弱化。“爱好”的主体必须是人;“喜好”依然带有一定的程度义;“喜爱”自身带有正面情感,所带的客体须是中褒义的。
   第四部分是语用分析。在语体选择上,这四个词在书面语中使用最多的是文艺语体及科技语体,在口语中谈话语体略多于演讲语体;“喜欢”和“爱好”书面化程度和口语化程度都很高,且口语比重更大;“喜爱”和“喜好”更偏向书面化;在句类的选择上,“喜欢”类词各有偏重。在主客观方面,“喜欢”主观性极强,“喜好”和“爱好”的陈述义强,具有较强的客观性。
   第五部分是偏误教学研究。调查发现,外国学生对“喜欢”类词使用的偏误多表现为词性混淆、动态助词及补语误用、搭配不当、语境不辨、语义差异不辨等。本文结合偏误成因,提出简单的教学建议。
   第六部分是结语,归纳全文基本内容。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