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高中英语学困生非智力因素调查研究
【6h】

高中英语学困生非智力因素调查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学困生,即学习困难学生。学困生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的普遍问题,长期困扰着教育界。在人口众多的中国,被冠以“差生”、“后进生”帽子的学困生大量存在于各级各类学校中,学困生问题已成为不可忽视的一大教育难题。随着英语在中国的普及,英语学困生的数量与日剧增,然而,这个群体却没有受到社会的足够重视,以至于耽误了一些并非智力因素造成英语学习困难的学困生。国内对英语学困生研究较少,对普通高中英语学困生的实证研究更是不足,所以我们运用非智力因素理论对普通高中英语学困生造成的影响进行了探索,希望对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化和普通高中英语教学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从19世纪末期摩根(1896)发现“词盲”现象并引领学习困难研究至今,国内外对学习困难的研究已经历了100多年。研究的范围逐渐从单一的生理结构缺陷过渡到心理、行为分析,再由纯粹的智力障碍拓展至非智力因素的探究。20世纪80年代,上海师范大学燕国材(1983)教授首次提出了“非智力因素”的概念,开拓了国内关于学习困难研究的新领域。对于学困生的界定,不再以智商为基准,而是以智力正常而学习能力欠缺为基准。
   根据燕国材教授(2006)的非智力因素的理论,对普通高中一年级的140名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分析五种非智力因素(即动机、兴趣、意志、情感、性格),并结合家庭、学校、社会三大环境因素,观察它们对英语学困生的影响。通过查阅文献、问卷调查、师生访谈等研究方法搜集相关数据,又对普通生和英语学困生的数据加以分析对比,研究发现:现今普通高中一年级的英语学困生的存在比例约为10%,男女英语学困生比例为4:3,正如设想的那样,这些英语学困生不同程度地受到非智力因素的干扰,有的因缺乏成功体验而没有学习动力;有的遭遇了学习上的挫败以至于学习意志不坚定;有的倍受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困扰,无法集中精力于学习。此外,师生访谈的结果反映出这批英语学困生仍渴求进步,有着不甘落后的积极心态。教师问卷还直观地呈现了造成英语学困生学习困难的五大原因。
   根据调查数据、访谈结果,我们归纳出非智力因素对英语学困生的影响类型,并针对研究结果提出相应的教育教学转化策略,如:倡导正确的可控归因方式、提高自我效能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培养合作学习精神、创造良好的三育环境等。希望本研究数据和结果能为普通高中英语教师改进教学提供建议,为英语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提供理论支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