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初中数学新课标背景下心理效应的教学应用与探究
【6h】

初中数学新课标背景下心理效应的教学应用与探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课题提出的背景

1.2课题的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4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2章 对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011)》下进行初中数学教学的认识

2.1 对《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011)》的认识

2.2 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下初中数学教学实践后的重新认识

第3章 心理效应综述

3.1 心理效应的由来与功能

3.2 心理效应的实施原则

3.3 心理效应与几种教育理论的关系

第4章 初中生数学学习及数学教师运用心理效应情况的调查分析

4.1 初中生数学学习情况的问卷调查与分析

4.2 初中数学教师教学过程中有关心理效应运用情况的问卷调查与分析

第5章 心理效应在初中数学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5.1心理效应在初中数学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5.2心理效应在初中数学教育中的个案探究实验

5.3心理效应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的教学案例与分析

第6章 结论与反思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在新课标的背景下,针对初中数学教育教学中师生缺乏情感交流,学生对数学兴趣不浓,学习不主动,自信心不足的情况,本文从分析心理效应入手试图寻找改善这些情况的有效方法.“罗森塔尔”效应和“自己人”效应可以增进师生间情感,让学生“爱屋及乌”,从而喜欢上数学;“首因效应”可以给学生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避免“超限效应”可防止学生的大脑皮层产生保护性的抑制,从而提高学习效率.“登门槛”效应让学生通过一个个“最近发展区”不断向前,走向成功,增加自信;“共生效应”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学会学习,学会与人相处.这些效应如果能恰当的运用于初中数学的教育教学中,对实现初中数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全文主要分四部分论述,立足于当前初中数学教育教学的现状和新课标要求,围绕心理效应,提出在初中数学教育教学中有效运用心理效应的具体策略,以期为初中学校进一步加强数学教育教学中心理效应的运用提供参考.
  教学实践表明,上述心理效应运用策略的实施能有效地增进师生情感,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文中采取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得到如下结论:
  (1)心理效应在初中数学中的有效运用对实现教学目标有着积极的影响.
  (2)运用心理效应培养师生间的情感,增加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和学习自信心不是立竿见影短期就能见到成效的,需要长期地探索与努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