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苏州市手球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6h】

苏州市手球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1 前 言

1.1选题依据

1.1.1 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是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 的重要途径

1.1.3 手球传统项目学校的开展是发展我国手球运动项目重要途径

1.2 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的界定

2.2 国内研究现状

2.2.1 关于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体育后备人才现状方面的研究

2.2.2 关于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师资力量的研究

2.2.3 关于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场地设施方面的研究

2.2.4 关于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训练、竞赛方面的研究

2.2.5 关于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2.2.6 关于手球传统项目学校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2.3 国外研究现状

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专家访谈法

3.2.3 问卷调查法

3.2.4 数理统计法

3.2.5 逻辑分析法

4 结果与分析

4.1 苏州市手球传统项目学校的发展现状分析

4.1.1 苏州市手球传统项目学校的基本情况分析

4.1.2 苏州市手球传统项目学校的管理状况分析

4.1.3 苏州市手球传统项目学校的手球运动队伍状况分析

4.1.4 苏州市手球传统项目学校的手球场地设施状况

4.2 制约苏州市手球传统项目学校发展的原因分析

4.2.1 手球传统项目学校建设规模小,人才输送渠道不通畅

4.2.2 运行管理模式落后,缺乏科学的运动训练体系

4.2.3 运动队建设规模小,后备人才输送途径单一

4.2.4 教练员队伍建设不健全,科研水平低

4.2.5 传统人才观影响,学训矛盾突出

4.2.6 场地器材设施有待改善

4.3 苏州市手球传统项目学校发展对策分析

4.3.1 统一思想,提高认知,建立健全的学校行政管理体系

4.3.2 扩大手球传统项目学校发展规模,建立完善的人才输送途径

4.3.3 采用多元化运行模式,并进一步完善手球场地器材设施

4.3.4 加强手球教练员队伍建设,加大培训力度,提高科研能力

4.3.5 提高学生、家长的运动认知,建立制度化的对口输送体系

5结论与展望

5.1结论

5.2展望

参考文献

7 附 件

附件一

附件二

附件三

致谢

展开▼

摘要

手球运动是苏州市中小学学校体育发展中的优势项目,随着苏州市手球传统项目学校的开展,极大的促进了苏州市校园手球运动的整体发展。手球传统项目学校作为贯彻国家“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重要途径,是实施“体教结合”,培养高水平手球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摇篮。
  为进一步加快苏州市手球运动的发展速度,充分发挥手球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对促进手球运动发展,提高苏州市学校体育工作质量、培养手球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作用,通过走访调查苏州市2015-2018年度的9所手球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对其手球运动发展现状进行调查分析,试图发现苏州市手球传统项目学校手球运动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解决苏州市手球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发展的良性对策,为促进苏州市手球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发展和普及提供理论依据。
  本研究通过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查、数理统计和逻辑分析法,对苏州市手球传统项目学校的基本情况、管理状况、手球队伍状况和手球场地设施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显示:
  (1)苏州市手球传统项目学校的基本情况:苏州市在2015-2018年度共建设有9所手球传统项目学校,主要分布在苏州市中东部地区和北部地区,各学校学段类型都为小学(7所)和初中(2所),高中环节则出现断层现象,各学校总体竞技水平较低,但对手球运动项目的普及和训练情况比较良好;
  (2)苏州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是由苏州市体育局和教育局联合管理,市级领导对手球传统项目学校的检查评定次数比较充足,但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各学校领导对申报手球传统项目学校的态度比较重视,但其运行模式校内独立运行为主;各学校的经费收支情况较为良好,但资金来源渠道完全依赖政府和学校的投入,而缺乏社会渠道的资金来源;
  (3)整体的运动训练水平和竞赛结构较为良好,但存在部分学校未建设班级、年级手球运动队伍,以及人才输送途径单一等问题;教练员的性别、年龄、职称、执教年限的比例比较合理,但教练员的教育培训次数少,培训内容重复、单一,培训方式简单化和形式化,整体科研水平较低;手球运动员年龄、身高、文化课成绩结构表现良好,但参训动机差异较大,主要以“锻炼身体”、“升学需求”和“多学一项技能”为主;
  (4)苏州市手球传统项目学校的手球场地器材设施状况:各学校在室内手球场地配备完整度和数量上都比较贫乏,部分教练员、运动员对场地设施器材表示不满意,场地器材比较落后陈旧,且缺乏专人的管理。
  建议:
  (1)统一思想,提高认知是各手球传统项目学校发展的基础理论指导依据。为手球传统项目学校的发展建立健全的学校行政管理体系,包括具体的发展目的、目标、标准、步骤等详细措施,并加大对手球传统项目学校的监管、评估力度,提高苏州市手球传统项目学校的发展质量;
  (2)适当扩大手球传统项目学校发展规模,营造良好的手球运动发展氛围;填补在人才培养梯队中“高中”环节的缺失,从而建立起“小学—初中—高中”层层布点、相互衔接的培养输送渠道;
  (3)在学校手球运动运行模式上,各个手球传统项目学校可以通过联办、协办等方法,加强学校手球运动与社会手球运动之间的联系,从而达到吸取管理经验和拓宽器材设施资源的双项目标;
  (4)增加手球教练员数量,提高手球教练员质量,建立常态化培训制度,培养手球教练员的科研意识;
  (5)改变学生、家长对参加手球运动训练、竞赛的态度,建立起良好的手球队员升学优惠政策,完善运动队招生与运动员流动的支持政策,切实从制度上减缓手球队员的升学压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