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高中地理课堂师生语言反馈行为研究
【6h】

高中地理课堂师生语言反馈行为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2.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及分析

1.2.2 国内相关研究成果综述

1.3 研究内容、意义与方法

1.3.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3.4 特色与创新

1.3.5 技术路线

2 教学语言反馈行为相关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教学行为

2.1.2 教学反馈行为

2.1.3 语言反馈行为

2.2 教学语言反馈行为研究的理论基础

2.2.1 教学语言反馈的“三论”(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基础

2.2.2 教学语言反馈的评价理论研究

2.2.3 教学语言反馈的师生互动理论

3 高中地理课堂师生语言反馈行为现状分析

3.1 研究对象分析

3.2 研究数据采集

3.2.1 数据采集

3.2.2 优质课视频转化为文字资料

3.2.3 记录师生语言反馈行为次数和时间

3.2.4 数据转换

3.3 高中地理课堂师生语言反馈分析

3.3.1 教师语言反馈行为分析

3.3.2 学生语言反馈行为分析

3.3.3 师生语言反馈行为现状

3.4 探究高中地理课堂语言反馈行为偏差产生原因

3.4.1 语言反馈功能认识不足。产生认知偏差

3.4.2 教师缺乏语言反馈的能力和意识,追求课堂形式

3.4.3 忽视实现语言反馈多样性,未达到最佳反馈效果

4 语言反馈原则和策略

4.1 有效语言反馈原则

4.1.1 及时性原则

4.1.2 针对性原则

4.1.3 准确性原则

4.1.4 启发性原则

4.2 语言反馈优化策略

4.2.1 重视语言反馈,树立正确地理教师语言反馈理念

4.2.2 提高自身反馈能力,丰富教师语言反馈方式

4.2.3 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加强积极课堂反馈话语的运用

4.3 案例分析师生语言反馈行为

4.3.1 案例分析:教师语言反馈实现课堂互动和信息交流

4.3.2 案例分析:简单评论性教师语言反馈阻碍提高课堂效率

4.3.3 分析与讨论

5 结论与展望

5.1 基本结论

5.2 存在问题

5.2.1 样本偏小,研究数据误差难免

5.2.2 时间偏短,探索研究难以进行

5.2.3 能力所限,研究结果不够理想

5.3 前景展望

5.3.1 多维视角,拓宽语言反馈研究主题

5.3.2 升华研究,建构语言反馈模式

5.3.3 追求尽美,优化语言反馈策略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作为落实新课程理念,实现课程改革的主要阵地,课堂教学一直是一线教育改革关注的重点。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是教师综合素质的体现,决定着学校教学的质量和课堂教学的效率,影响学生有效学习、能力获得以及个性全面发展。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教育工作者将目光转向教育行为,探索语言反馈教学行为成为促进教育学科发展的新着力点。想要正确高效的实施语言反馈,教师需要对语言反馈有深入全面的认识。教师语言反馈行为可以分为消极反馈、简单反馈和高级反馈三类,进一步具体分为无反馈、简单评论性反馈、一对一性反馈、激励性反馈和引导性反馈五种行为。学生语言反馈行为有消极反馈行为、接受式反馈和高级反馈行为,具体分为四类:无反馈、接受引导式反馈、主动式反馈和自我评价式反馈。四者之间是递进关系,自我评级反馈为最高级,指学生接受反馈信息后再产生的反馈信息的行为。本文以高中地理课堂师生语言反馈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为研究对象,研究方法有文献法、文本分析法等静态研究法以及视频分析、课堂观察等一系列方法。本论文的研究基本框架是:首先,对语言反馈行为相关理论和资料进行梳理总结;其次,通过优质课视频对高中地理课堂师生语言反馈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总结归纳出了高中地理课堂师生语言反馈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了相应的原因分析;最后,总结中学地理课堂语言反馈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优化策略。本研究目的在于在探索地理课堂师生语言反馈行为现状、寻求教师语言反馈行为类型变化对学生语言反馈转变的影响,并提出优化课堂语言反馈行为应遵循的基本反馈原则和优化策略,指导教师与学生语言反馈互动,转变地理课堂语言反馈方式,提高反馈效率,培养新世纪具有地理素养的公民。
  本论文共分六大部分:
  第一部引言。首先,明确了本文论点的研究意义;其次,通过对国内外教师语言反馈研究现状的分析和整理,确定论文研究的背景;最后,阐述了本论文的研究内容、意义以及研究思路和方案。
  第二部分理论基础。首先,对“教师语言反馈行为”、“学生语言反馈行为”内涵进行了界定;其次,分析地理教学语言反馈的理论基础,主要有系统论“三论”理论、教学语言反馈的师生互动理论和评价理论。本部分明确地理师生教学语言反馈行为研究起点,为高中地理课堂师生语言反馈行为分析和优化提供理论基础。
  第三部现状分析。本文以高中地理课堂师生语言反馈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法、文本分析法等静态研究法以及视频分析、课堂观察等一系列方法,分析了高中地理课堂师生语言反馈行为的现状。根据研究结论总结高中地理课堂师生语言反馈现状分析,进一步分析产生原因,由此为依据提出语言反馈原则和应用策略。
  第四部策略探究。本部分是文章的主体部分。依据高中地理课堂师生语言反馈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语言反馈实施的基本原则和具有针对性的优化策略,指导高中地理课堂师生语言反馈行为优化。对高中地理课堂师生语言反馈行为案例进行具体的分析评价。案例有《等高线的应用》、《自然界的水循环》和《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从“教师语言反馈实现课堂互动和信息交流”、“简单评论性教师语言反馈阻碍提高课堂效率”两个方面具体探究和评价。
  第五部分结论与展望。本部分对论文进行了总结和升华,提出本论文的基本结论,发现本研究存在的不足,并且对今后的相关研究提出进一步的思考和展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