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五环教学模式”下高中地理习题系统构建——以福安市第一中学为例
【6h】

“五环教学模式”下高中地理习题系统构建——以福安市第一中学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教学模式的研究

1.2.2 地理习题系统研究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与步骤

2.高中地理习题系统构建的理论基础

2.1 学习金字塔理论

2.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3 孔子启发式教育思想

3.“五环教学模式”下高中地理习题系统内涵

3.1 概念阐释

3.1.1 “五环教学模式”的阐释

3.1.2 “五环教学模式”下高中地理习题系统阐释

3.2 “五环教学模式”下高中地理习题系统特征

3.2.1 习题训练过程连续性

3.2.2 习题内容设计多样化

3.2.3 “习题”向“问题”转化

3.3 “五环教学模式”下高中地理习题类型

3.3.1 适用于新授课的地理习题

3.3.2 适用于复习讲评课的地理习题

3.3.3 适用于地理实践课的活动设计

3.4 小结

4.高中地理习题系统的现状分析

4.1 问卷与访谈调研结果统计

4.1.1 研究过程与方法

4.1.2 数据统计分析

4.2 问卷调查与访谈调研发现的问题分析

4.2.1 题目设计不合理,部分环节题量偏多,难度偏大

4.2.2 教师对课堂环节认识不足,地理习题系统使用不规范

4.2.3 评价机制不完善,方式单一且滞后

4.3 小结

5.“五环教学模式”下高中地理习题系统的构建

5.1 “五环教学模式”下高中地理习题系统构建的目的

5.1.1 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5.1.2 为教师教学提供服务

5.1.3 检测反馈学生学习情况

5.2 高中地理习题系统构建的原则

5.2.1 地理习题系统构建的一般性原则

5.2.2 地理习题系统构建的特殊性原则

5.3 “五环教学模式”下高中地理习题系统的构建

5.3.1 地理新授课习题设计

5.3.2 地理高三复习-讲评课习题设计

5.3.3 地理实践课活动设计

5.4 小结

6.结论

6.1 研究结论

6.2 进一步研究思考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文以”五环教学模式”下高中地理习题系统为对象,研究如何构建高中地理习题系统。通过文献研究和调查问卷,了解国内外关于地理习题设计以及笔者任教学校----福建省福安市第一中学推行的地理习题系统的现状,分析五环教学模式下高中地理习题系统的内涵及其特征。提出构建这个系统所要遵循的一般性原则和特殊性原则。在此基础上,笔者针对地理新授课、高三复习—讲评课、地理实践课三类课型下的地理习题设计进行深入研究。
  本研究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阐述五环教学模式下高中地理习题系统构建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的现状以及研究的目标、内容和方法。第二部分是五环教学模式下高中地理习题系统设计的理论基础。从学习金字塔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孔子启发式教育思想三个方面为高中地理习题系统构建奠定理论基础。第三部分是五环教学模式下高中地理习题系统的内涵。首先对五环教学模式和五环教学模式下的高中地理习题系统两个概念进行阐释,总结出五环教学模式下高中地理习题系统的特征,一是实现习题训练过程连续性,二是做到习题内容设计多样化,三是做到“习题”向“问题”转化。将高中地理习题类型分成三大类,即适用于新授课的地理习题、适用于复习讲评课的地理习题、适用于地理实践课的活动设计。其中新授课地理习题可以细分为自然地理新授课习题、人文地理新授课习题、区域地理新授课习题;复习讲评课习题可以细分为复习课习题和讲评课习题。第四部分是当前福安市第一中学使用的五环教学模式下高中地理习题系统的现状分析。首先采用调查问卷和访谈的方法,从学生对地理习题系统的利用情况、教师不同环节中地理习题的设计与运用情况、学生对地理习题系统的态度三个方面进行调查,为地理习题系统的完善提供参考。通过调研,发现当前笔者所在中学使用的高中地理习题系统存在的问题:一是题目设计不合理,部分环节题量偏多,难度偏大;二是教师对课堂环节认识不足,地理习题系统使用不规范;三是评价机制不完善,方式单一且滞后。第五部分是基于五环教学模式,进行高中地理习题系统的构建。高中地理习题系统构建的目的是为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为教师教学提供服务,检测反馈学生学习情况。在地理习题系统的设计上,要遵循主体性、有效性、针对性的一般性原则和诊断性、梯度性、综合性、实践性、系统性、开放性、评价性的特殊性原则。通过典型案例分析地理新授课、高三复习-讲评课的习题设计要求和地理实践课活动设计。第六部分是结语部分,概括本研究的基本结论和进一步研究的思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