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传统蒙学识字教材的当代意义
【6h】

传统蒙学识字教材的当代意义

代理获取

摘要

我国蒙学教育产生于先秦时期,一直延续到清朝末年。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形成了悠久的蒙学教育传统,在此传统下出现了门类齐全、种类繁多的蒙学识字教材。根据蒙学识字教材自身的特点,及其产生的时代背景,我们将其发展过程分为雏形期、定型期、承袭期等三个阶段。在每一阶段结合时下文化特点,蒙学识字教材都有相应的变化。产生于宋代和南朝梁时期的《三字经》、《百字姓》、《千字文》。它们由当时的博学之士,采用时下典范的文言书面语形式编辑而成,内容包罗万象,语言精简、通俗易懂。在音节上,根据汉语的语言特征,采用韵语格律琅琅上口,便于儿童记诵。在思想上,以德育为核心,注重教材的教化作用。既采纳了以内圣外王、积极入世为特征的儒家人文精神,也融有追求个性自由解放的道家理念,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传统蒙学识字教材的这些特征,给当前小学课改以极大的启发。在本着捐弃字词章句、借鉴其方式方法的原则下,小学教材编写既要注重采用时下典范的书面语,又要符合儿童学习心理规律,并融入时代观念和人本思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