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绪论
第一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蝗灾的分布及影响
1.1 蝗灾的成因及分布
1.1.1 蝗灾的成因
1.1.2 蝗灾的分布
1.2 蝗灾的影响
1.2.1 蝗灾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1.2.2 蝗灾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1.2.3 蝗灾对社会环境的影响
第二章 蝗灾的政府应对
2.1 不同阶段的治蝗政策
2.1.1 人工捕打为主阶段(1949-1952)
2.1.2 药剂防治为主阶段(1953-1958)
2.2 党和政府的应对举措
2.2.1 灾前加强预防
2.2.2 灾中积极应对
2.2.3 灾后提供保障
2.3 专业治蝗机构的建立
2.3.1 各级政府治蝗机构的建立
2.3.2 研究治蝗科研机构的建立
2.4 蝗情信息的有效沟通
2.4.1 各级政府间的纵向沟通
2.4.2 不同蝗区间的横向沟通
2.4.3 新中国与苏联进行国际交流
第三章 蝗灾的社会应对
3.1 文化界对治蝗思想的宣传
3.1.1 电影界的宣传
3.1.2 教育界的宣传
3.2 科学界的治蝗研究
3.3 航空业的发展对治蝗效率的提高
3.4 普通群众参与减灾救灾
第四章 蝗灾应对的成效及启示
4.1 蝗灾应对的成效分析
4.1.1 破除了千年的“神虫”思想
4.1.2 治蝗的效果明显
4.1.3 提高了民众对人民政府的认同
4.2 蝗灾应对的不足之处
4.2.1 领导方式出现的问题
4.2.2 治蝗方针的不足之处
4.3 蝗灾应对的启示作用
4.3.1 加强防治灾害的领导
4.3.2 走科学治理道路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