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政治课价值观教育实现途径研究
【6h】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政治课价值观教育实现途径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价值观是主体对价值的反映,属于人们的认知与评价的主观范畴,而价值作为一种关系则是客观存在,属于客观范畴,它是决定价值观形成的客观基础,两者是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价值和价值关系是人们在实践中与客体发生作用时产生的,但是人们的实践活动是丰富多彩的,由之而产生的结果亦是种类繁多的,比如有价值和无价值、正价值和负价值、很大的价值和很小的价值、看得见的价值和看不见的价值等等,这就需要我们对实践的效果进行评价和认定。这种评价和认定又肯定要受人们的目的、愿望、理想、信念、态度等各种主观因素的影响,久而久之,便在头脑中形成了比较固定系统、深入内心的看法和观点,这就是价值观。
   人们形成什么样的价值观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这涉及到了个体所处的全部内外环境。内部环境包括生理和心理因素,外部环境包括自然和社会因素。高中生价值观的形成也是受这些因素的影响。
   高中生的价值观是他们对于价值关系理解的总和,是他们对于价值的总观点、总看法,具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将直接并内在深刻地影响他们的行为目标设定、行为方式选择以及目标追求实施过程和其对行为结果意义的解释,并从决定性的意义上影响学校的文化建设。因此高中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无论是对于学生本人还是对于学校、家庭以及整个社会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而作为出生并成长在我国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的当代高中生,面对的社会环境是非常复杂的,他们既受到传统意识形态的影响,也能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力量,同时也受到市场经济冲击和外来文化的影响,在价值观的建构上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的转型期,这期间多元价值的混乱、冲突和矛盾必然在深层次上影响个体人格价值的建构,正处于价值观发展形成期的高中生难免成为这种影响的“重灾区”。在当代高中生中间,观念意识与实际行为相脱节的现象比较明显,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相背离的情况比较突出。当代高中生在价值观上普遍倾向于功利化,更加注重物质利益而轻视人生理想的引导作用。在如今市场经济物欲横流的社会中,人们普遍变得急功近利起来,把本来可以做得更好的事情却不用心去做而导致事情粗糙化。在当代高中生中间普遍流行个人中心主义的价值观,即价值主体普遍倾向于自我化,把自己的个人利益置于高于集体利益和他人利益的位置,当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他们普遍采取的是首先顾及自身利益,有些人甚至不惜牺牲集体利益而达到保全个人利益的目的。当今的中国社会正处于我们常说的社会转型之中,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社会转型包括所有领域的全方位变革,如经济领域、政治领域、文化领域、社会领域等,当然人们的价值观也必然面临着转变,肯定会有新旧价值观的矛盾和冲突,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处于由少年向青年过渡期的高中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社会经验的积累,其价值观选择也开始从理想主义向现实主义转变。
   正是如此,《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新课标(实验)》针对现有问题,对高中生的价值观教育提出了指导性意见:“高中思想政治课重点是培养广大青少年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普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的基本常识,帮助学生提高参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活动,实现个人全面发展的能力,为造就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不难看出,新课改所给出的价值观教育目标内容涉及面相当广,政治方向、爱国主义、科学精神、公民意识、民族自尊心、关爱他人、世界眼光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无所不包。
   根据上述课程标准并结合具体教学实践,借鉴凯尔曼的内化机制理论,本文提出在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政治课可以借助于充分挖掘教材资源、优化师生关系和精心组织综合实践活动等各种途径实现高中生的价值观教育,并为此设计了具体的实施策略。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