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对话教学理念下教师课堂反馈行为研究——以初中语文为例
【6h】

对话教学理念下教师课堂反馈行为研究——以初中语文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一、引言

(一)研究的缘起

1.教学改革的需要

2.教师和学生成长的需要

3.个人的专业发展和兴趣

(二)研究综述

1.对话教学研究综述

2.教师课堂反馈行为研究综述

(三)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四)研究的方法

1.文献法

2.观察法

3.问卷调查法

4.访谈法

二、对话教学理念下教师课堂反馈行为的理论研究

(一)对话教学的内涵

1.对话的内涵

2.对话教学的内涵

(二)对话教学的理念

1.师生平等是教学的基础

2.培养“完整的人”是教学的终极目的

3.允许多元共存是教学的原则

4.创设富有对话性的情境是教学的重点

(三)反馈的基本概念

1.反馈的概念

2.教师反馈行为的概念

3.教师课堂反馈行为的概念

(四)对话教学理念和教师课堂反馈行为的内在关联

1.对话具有哲学的意义

2.教师课堂反馈行为需要对话教学理念的关照

(五)对话教学理念下教师课堂反馈行为的理论基础

1.交往行为理论

2.建构主义理论

3.人本主义理论

(六)对话教学理念下教师课堂反馈行为的特征

1.反馈的包容性

2.反馈的全面性

3.反馈的发展性

4.反馈的多样性

三、对话教学理念下教师课堂反馈行为的调查研究

(一)研究的设计与说明

1.研究对象的选择和基本情况

2.调研基本情况

3.教师课堂反馈行为的分类说明

(二)研究结果的分析

1.教师课堂反馈行为的基本现状分析

2.对话教学理念缺失的教师课堂反馈行为

3.影响教师课堂反馈行为的因素分析

四、对话教学理念下教师课堂反馈行为的实施建议

(一)树立观念

1.平等的师生观念

2.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3.教师课堂反馈具有重要作用

4.反馈的终极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落实行动

1.课堂反馈准备行动

2.课堂反馈实施行动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读研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声明

展开▼

摘要

我国教学改革之路,可以说是硕果累累,各种教学改革实践进行得如火如荼,对话教学便是其中极具生命力的一种。对话教学的目标和课程改革的目标在很多方面都一致,都提倡教育回归人本身,都重视人的全面发展。本文尝试用对话教学的理念来考察课堂教学中的教师反馈行为,总结对话教学理念下教师课堂反馈行为的特点,挖掘对话教学理念缺失的教师课堂反馈行为的主要表现,最后提出落实对话教学理念下教师课堂反馈行为的建议,促进对话教学理念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本文一共分成四章。
  第一章是前言,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研究的缘起,笔者主要基于教学改革的需要、学生发展的需要、自身的专业发展和兴趣三个方面来确定研究的内容。二是研究综述,包括对话教学的国内外研究情况和教师反馈行为的国内外研究情况,并做相应小结,从研究综述中建立本文的理论基础和研究起点。三是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本文研究的目的是提出具体可行的措施来促进对话教学的实施,研究的意义包括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四是研究的方法,主要有文献法、观察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
  第二章是对话教学理念下教师课堂反馈行为的理论研究。本章首先对对话、对话教学的概念进行界定,然后总结对话教学的基本理念,其内容分别是师生平等是教学的基础、培养“完整的人”是教学的终极目的、允许多元共存是教学的原则、创设富有对话性的情境是教学的重点,之后就界定反馈、教师反馈行为、教师课堂反馈行为的概念,再从哲学和现实角度分析对话教学理念和教师课堂反馈行为的内在关联,确定对话教学理念下教师课堂反馈行为的理论基础是交往行为理论、建构主义理论、人本主义理论,最后归纳对话教学理念下教师课堂反馈行为应该具备包容性、全面性、发展性、多元性四个特点。
  第三章是对话教学理念下教师课堂反馈行为的调查研究,说明本文调查研究的基本情况和结果。研究的基本情况包括研究对象的选择、调研的情况和教师课堂反馈行为的分类。研究的结果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从教师对课堂反馈行为重要性的认识、教师课堂反馈行为的频率、教师课堂反馈行为的主要形式、教师课堂反馈行为的依据、教师课堂反馈行为的效果、学生期待的教师课堂反馈行为这几个方面呈现教师课堂反馈行为的现状。二是分析缺失对话教学理念关照的教师课堂反馈行为,主要有课堂气氛压抑,缺乏平等和谐的课堂反馈氛围;不够尊重学生,忽视课堂反馈行为的包容性;重教师反馈,忽略课堂反馈行为的多主体性;重知识反馈,忽略课堂反馈行为的全面性;重判断性反馈和口头反馈,忽视课堂反馈行为的多样性。三是分析影响教师课堂反馈行为的因素,调查结果显示学生特点、师生关系、课堂需求、教师个性特征、教师职业素养和社会环境都对教师课堂反馈行为产生影响。
  第四章是对话教学理念下教师课堂反馈行为的实施建议。改变行为首先要从观念着手,教师需要树立的观念主要是平等的师生观,明确教师是学生学习引导者,要充分意识到教师的课堂反馈行为对学生学习的重要意义,而且反馈的终极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观念树立之后必须把观念付诸实践。课堂反馈前的准备工作主要有:把反馈目的细化成具体的课时目标写进教案,做充分的反馈预设,营造和谐的课堂反馈氛围,提有“对话性”的问题,收集学生信息。在实施课堂反馈时首先要选择反馈的主体,根据具体的情况可选择教师、同伴、自我作为反馈的主体;其次选择反馈的方式,需要综合考虑教师、学生、学科、课时目标、时间和空间、各种反馈形式的适用范围等因素;接着选择反馈的时机,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反馈行为;最后选择反馈的视角,不但要从知识视角给学生提供反馈,还应该从方法视角和价值观视角提高学生的个人能力和修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