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武田生药·中药药典》的翻译实践报告——功能翻译理论视角下的日语医学科普文本的汉译
【6h】

《武田生药·中药药典》的翻译实践报告——功能翻译理论视角下的日语医学科普文本的汉译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外文摘要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第二章 任务简介

2.1 文本介绍

2.2 科普文本的定义

2.3 科普文本的特点

第三章 翻译过程

3.1 译前准备

3.2 功能翻译理论

3.2 翻译策略的选择

3.2.1 科普文本的预期目的

3.2.2 科普译文的读者对象

第四章 案例分析

4.1 标题的翻译

4.1.1 注释法

4.1.2 艺术加工

4.1.3 加译法

4.2 句子的翻译

4.2.1 注释法

4.2.2 艺术加工

4.2.3 减译法

4.3 词语的翻译

4.3.1 专业术语的翻译

4.3.2 非专业术语的翻译

4.4 小结

第五章 总结

5.1 翻译心得

5.2 翻译启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本文为翻译实践报告。翻译实践所选源语文本为日语版『タケダ生蕖·漠方蕖药典』的节选,译入语为汉语。本篇医学科普文本是《武田生药·中药药典》的节选部分。该药典是由日本武田药品工业株式会社编纂,面向广大日本民众的科普性读物,语言活泼、通俗易懂。本次所翻译的节选部分字数约24,000字,原文材料涵盖了常见的中药药材,详细地介绍了药材的植物特征、产地、药性、适用症状、化学成分组成以及相关中药小知识。汉语译文约17,000字。译文力求在内容信息上与原文对等的同时,并力求达到与原文相似的科普文本的语言风格。
  本篇报告首先对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本文本进行了简单介绍。其次,综述了本次翻译实践所运用的功能翻译理论——即弗米尔目的翻译理论。再次,结合目的翻译理论,分别从科普文本的标题、句型、词汇三个层面详细地分析了本科普文本翻译实践过程中采用的翻译技巧与方法。最后,笔者对此次翻译实践进行了总结与反思,提出了仍待解决的问题。
  本翻译实践报告在对科普文本的文本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目的翻译理论对翻译科普文本的指导作用,以期对日语科普文本的翻译实践以及日语科普文本的翻译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