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高中古诗文教学“少教多学”的策略研究
【6h】

高中古诗文教学“少教多学”的策略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引言

(一)研究缘起

(二)国内外“少教多学”理念的研究现状

1.国外“少教多学”理念的研究现状

2.国内“少教多学”理念的研究现状

(三)研究重点难点、主要创新

1.研究重点难点

2.主要创新

3.研究思路

(四)主要研究方法

(五)主要概念界定

1.高中语文古诗文教学

2.“少教多学”

一、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古诗文

(一)古诗文的特点

1.语言精美

2.行文简练

3.艰涩难懂

(二)学习古诗文的意义

1.语言和思维发展的需要

2.思想和情感发展的需要

3.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古诗文在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中的地位

(四)高考对古诗文的考察情况

(五)新课标对古诗文教学的要求

二、高中古诗文教学的现状

(一)高中古诗文教学中的“多教”

1.时间上的“多教”

2.内容上的“多教”

3.方法上的“多教”

(二)高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的“少学”

1.时间上的“少学”

2.内容上的“少学”

3.方法上的“少学”

(三)高中语文古诗文的学习效果

(四)对高中古诗文教学现状的反思

三、高中古诗文教学中“少教’’的策略

(一)转变“多教”思想观念,“多学’’专业知识和教学理论

1.转变“多教”的思想观念

2.不断提高专业素养

(二)精心设计古诗文教学,设计体现时代特点

1.设计目标要具体、明确、清晰

2.教学设计要突出重点、减少环节

3.设计体现时代特点

(三)讲解生动形象,创设民主、活泼的课堂氛围

1.教师要有积极健康的情绪

2.教学过程合理设置师生互动内容

3.利用古诗文中的作者来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

4.在古诗文课型中加入其他课型

(四)多样的古诗文教学组织形式

1.“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组织形式

2.合理运用现代多媒体的组织形式

(五)多角度的评价方式

1.通过课后作业来分析学生的学习效果

2.通过“比赛”来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

3.通过检查学生的上课笔记来保证学习效果

4.通过让学生写鉴赏文字、读书心得体会来评价

四、高中古诗文教学中“多学”的策略

(一)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来实现“多学”

1.通过“课前三分钟”激发兴趣

2.通过“古今对比”激发兴趣

3.通过举一些鲜活的例子来激发兴趣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感悟和理解能力,养成良好习惯

1.让学生自读自悟来实现“多学”

2.通过养成良好习惯来“多学”

(三)角色互换,让学生走上讲台,让学生当出题者

1.角色互换,让学生走上讲台当“老师”

2.角色互换,让学生当出题者

(四)以课文为本,让学生精彩演戏

(五)专题学习,让学生把握规律

(六)举行读书分享会,让学生课外自读多学

五、高中古诗文教学中“少教多学”的策略与方法课例研究

(一)运用“导学案”的方法来实现“少教多学”

(二)通过“朗读法”让学生自读自悟

(三)通过“写鉴赏”激发学生兴趣

(四)通过“专题学习”让学生把握送别诗的规律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后记

声明

展开▼

摘要

21世纪,我们走进了一个追求速度与效率的时代。在严峻的形势下,语文教学发展还是步履艰难。2012年,广西进入新课程改革后,许多语文教师还是“穿着旧鞋走新路”,在课堂上仍旧采用“满堂灌”的方法,教学效果不尽人意。这种不尽人意在高中古诗文教学中表现得尤其明显。
  古诗文是我国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智慧和情感的结晶,是我国人民共同的精神家园。经过两三千年的历史演变,古诗文形成了语言精美、行文简练、艰涩难懂等特点。学习古诗文对高中学生具有重大的意义,可以提高文学鉴赏能力,提高现代文的写作水平,还可以使学生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逐步加深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
  纵观各个高中,古诗文的教学现状还是不容乐观,具体表现为时间上、内容上、方法上的“多教少学”,学习效果也不好。要改变这样的教学现状,唯有在古诗文教学运用“少教多学”的策略。“少教多学”是一个古老而又新鲜的理念。说古老,是因为国外和国内的古代都已经有类似的观点。最先提出“少教多学”的是夸美纽斯,但孔子的“举一反三”、“温故知新”等理念和“少教多学”的思想具有一致性。说新鲜,是因为直到近年,随着对新加坡教育改革的评介深入,“少教多学”这个概念才逐渐引起我们的关注。国内外的相关学术研究普遍认为“少教多学”对新课改的指导意义是重大的,也认为它的实施前景是乐观的。但是,如何将“少教多学”理念和中国的具体教育情况进行结合,仍然有待于我们对理论和实践进行双向的不断的探讨,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进一步对理论进行修改完善。
  在对“少教多学”理念的研究和高中古诗文教学的实践背景下,笔者遵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研究思路来对高中古诗文教学“少教多学”的策略进行了一些概括和总结。
  论文的引言主要说明研究的缘起,概括国内外“少教多学”理念的研究现状,并分析本文研究的重点难点、主要创新、研究方法等,并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
  论文的第一部分主要说明高中语文古诗文的特点,指出高中学生学习古诗文的重大意义,并分析古诗文在高中语文课本、高考、新课标的地位和要求。
  论文的第二部分主要分析当下高中古诗文教学在时间上、内容上、方法上“多教少学”的教学现状,并分析古诗文学习的效果。
  论文的第三部分主要从教师的角度概括出“转变‘多教’思想观念,‘多学’专业知识和教学理论”、“精心设计古诗文教学,设计体现时代特点”、“讲解生动形象,创设民主、活泼的课堂氛围”、“多样的古诗文教学组织形式”、“多角度的评价方式”五种“少教”的策略。
  论文的第四部分主要从学生的角度概括出“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来实现‘多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感悟和理解能力,养成良好习惯”、“角色互换,让学生走上讲台,让学生当出题者”、“以课文为本,让学生精彩演戏”、“专题学习,让学生把握规律”、“举行读书分享会,让学生课外自读多学”六种“多学”的策略。
  论文的第五部分主要对教学案例《雨霖铃》中运用“少教多学”的策略进行分析概括。
  通过本论文研究,我们发现“少教多学”理念指导下的策略在高中古诗文教学中是可行的,而且具备一定的优势。在古诗文教学中的运用“少教多学”的策略,有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师生和谐发展,最终达到课堂教学效率的最大化。“少教多学”理念在教学实践中也面临着不少的困境。但我们应该有足够的勇气,用“少教多学”的理念,引起语文教育的变革,从而带动教育的变革,实现“少教多学”的理想境界。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