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1.落实《指导纲要》的必然要求
2.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内在要求
3.改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效果的现实要求
(二)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2.国内研究现状
3.已有研究述评
(三)研究目的及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四)研究思路及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一、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沂蒙本土资源开发概述
(一)核心概念
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2.课程资源
3.沂蒙本土资源
4.课程资源开发
(二)沂蒙本土资源分类
1.特色自然资源
2.传统文化资源
3.历史文化资源
4.红色文化资源
(三)沂蒙本土资源开发的意义
1.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
2.有利于丰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
3.有利于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四)理论基础
1.经验主义理论
2.建构主义理论
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沂蒙本土资源开发现状
(一)调查设计
1.调查目的
2.调查工具
3.调查对象
4.调查实施
(二)调查结果分析
1.教师访谈结果分析
2.教研员访谈结果分析
(三)沂蒙本土资源开发的成效
1.教师开发沂蒙本土资源的意识不断增强
2.教师积极利用实践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活动
3.教师利用沂蒙本土资源形成了优秀课例
(四)沂蒙本土资源开发的问题审视
1.沂蒙本土资源开发理念模糊
2.沂蒙本土资源开发类型单一
3.沂蒙本土资源开发忽视学生差异
4.沂蒙本土资源开发评价单一
三、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沂蒙本土资源开发的基本原则
(一)地域性原则
(二)适切性原则
(三)主体性原则
(四)整合性原则
四、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沂蒙本土资源开发优化策略
(一)立足课程目标,挖掘特色性资源
1.聚焦课程目标,剖析学生发展需求
2.针对个性发展,开发特色性资源
(二)基于课程特点,选择多元化资源
1.关注课程特点,明确活动要求
2.根据活动要求,开发多元化资源
(三)依据年级差异,开发适切性资源
1.了解年级差异,把握学生认知特点
2.针对年级特点,恰当选择资源
(四)突出发展导向,建立科学评价机制
1.明晰课程理念,实行多主体评价
2.着眼学生发展,制定综合性评价标准
五、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案例
(一)“设计制作”类主题——学做沂蒙糁
(二)“考察探究”类主题——走进“孟良崮”
(三)“职业体验”类主题——走进“王羲之故居”
(四)“社会服务”类主题——小小“红嫂”宣讲员
结语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沂蒙本土资源开发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 B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沂蒙本土资源开发教研员访谈提纲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课题
致谢
临沂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