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重庆S物业管理公司员工离职影响因素及控制对策研究
【6h】

重庆S物业管理公司员工离职影响因素及控制对策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图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技术路线图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的方法

2 相关理论与借鉴

2.1 核心概念

2.1.1 物业管理

2.1.2 员工离职行为

2.2 相关理论

2.2.1 亚当斯的公平理论

2.2.2 双因素激励理论

2.2.3 人力资源管理成本

2.2.4 员工职业生涯管理理论

2.3 国内外相关研究

2.3.1 员工离职影响及控制相关研究综述

2.3.2 员工满意度相关研究综述

2.3.3 员工离职倾向相关研究综述

2.3.4 员工离职对企业的影响相关研究综述

3 S物业管理公司员工离职影响因素分析

3.1 S物业管理企业背景

3.2 问卷设计与数据来源

3.2.1 问卷设计

3.2.2 数据来源

3.2.3 数据分析方法

3.3 数据分析

3.3.1 样本特征分析

3.3.2 量表信度分析

3.3.3 效度分析和因素分析

3.3.4 相关性分析

3.3.5 从均值分析解读问卷调查数据

4.4 本章小结

5 降低S物业管理公司员工离职率的对策

5.1 利用企业规模扩张从而创造有效的职业发展路径

5.2 进行“宽带薪酬”制度改革,解决晋升瓶颈

5.3 企业培训中树立“谦逊但不谦卑”的职业观念

5.3.1 运用行业影响力转变对服务从业者的偏见

5.3.2 加强内部培训的专业化、提高员工专业化素质

5.4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通过“员工关怀”项目,以情感留人

5.5 制度完善,降低恶意离职带来的不良影响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6.2.1 研究框架的局限性

6.2.2 样本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物业管理企业员工工作满意度及离职倾向影响调查问卷

展开▼

摘要

近年来,随着房地产行业的迅速发展,物业管理作为房地产项目接管投入使用的后续运作维护行业,也同样经历了快速的发展历程。在重庆,自从1991年成立了第一家物业管理公司至今,重庆的物业管理行业己发展成为拥有近1700家专业企业,有着近30万从业人员的市场规模。同时,越来越多的物业服务企业从原有的简单保安、保洁、报事维修等基础服务,逐步发展到系统化、注重“质”的层面的提升阶段,更多的注重品质化、品牌化发展。一线品牌物业企业由于紧随其地产母公司的规模化扩张,对员工数量和质量上的需求均逐年递增。然而,该行业却存在员工主动离职率长期居高不下、对外员工招聘愈发困难、愿意进入服务性行业的员工趋于减少等现象,这成为了困扰各大品牌物业企业发展的严峻问题。因此,在行业内部企业间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大背景下,如何降低企业内部的员工主动离职率成为目前管理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本文首先从公平理论、激励理论、人力资源管理成本、员工职业生涯管理等与员工离职控制研究相关的理论知识上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并对近年来国内外专家学者对于影响员工离职因素及控制对策的文献阅读中发现,在组织中员工工作满意度的高低决定了员工离职倾向的高低,一旦外部条件具备,极易出现员工离职行为。因此,本文以工作满意度和离职倾向为视角,通过对S物业公司近200名在职员工进行问卷调查,希望通过工作满意度、离职倾向这两组数据从员工层面上的分析出造成员工对工作不满意,从而产生离职倾向的因素,为制定企业离职率控制对策提供依据。
  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利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19.0对数据进行分析。首先,通过因素分析对调查数据进行分类和降维,得出影响S物业公司员工满意度的主要维度有三个:企业文化、职业生涯规划、薪酬性价比。其次,通过均值分析,得出个人特征对离职倾向及其影响因素的差异性。最后通过相关分析,揭示员工满意度影响因素和离职倾向相关程度,分析结果表明:企业文化、职业生涯规划、薪酬性价比与员工离职倾向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
  本文在对S物业公司员工离职影响因素的分析基础上,提出应对员工离职的控制对策:首先,从员工职业生涯规划方面,利用企业的规模扩张来创造有效的员工职业发展路径;其次,进行“宽带薪酬”制度改革,解决晋升瓶颈;再次,企业培训中树立“谦逊但不谦卑”的职业观念,运用行业的影响力转变对服务从业者的偏见,更要重视专业化内容的培训以提高员工专业化素质;同时,企业要加强文化建设,通过“员工关怀”等项目,提高员工满意度。最后,通过完善的制度,降低恶意离职带来的不良影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