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刮治术

刮治术

刮治术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111篇,主要集中在口腔科学、肿瘤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0篇、专利文献97384篇;相关期刊85种,包括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现代诊断与治疗、中国美容医学等; 刮治术的相关文献由266位作者贡献,包括刘冰、刘煜、刘英等。

刮治术—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10 占比:0.11%

专利文献>

论文:97384 占比:99.89%

总计:97494篇

刮治术—发文趋势图

刮治术

-研究学者

  • 刘冰
  • 刘煜
  • 刘英
  • 叶成刚
  • 姜明
  • 孙燕
  • 张海龙
  • 张磊
  • 李伟伟
  • 李伟利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胡明静; 王志勇
    • 摘要: 目的探讨颌骨促结缔组织增生性纤维瘤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治疗和预后,提高口腔医生对颌骨促结缔组织增生性纤维瘤的认识。方法对2011至2021年间就诊于南京市口腔医院的8例颌骨促结缔组织增生性纤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研究病例中男女性别比为3:1,初次发病平均年龄为(32.13±15.00)岁;病变好发于下颌骨,病理表现为轻度异型性的成纤维细胞及大量胶原纤维呈波浪状交错编织。Vimentin 100%强阳性,α⁃SMA阳性率为62.5%,β⁃catenin细胞质阳性率为62.5%,初发患者Ki⁃67均低于5%,S⁃100蛋白100%阴性。影像学表现为界限清楚不规则的单房或多房透光性病变,伴或不伴周缘硬化。初次治疗时,5例患者采用刮治术,其中2例患者复发,且预后不良;3例患者采用扩大切除术,均无复发。结论颌骨促结缔组织增生性纤维瘤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表现无特异性,主要依靠组织病理确诊;该肿瘤复发率较高,目前最佳治疗方式为手术扩大切除;局部刮治容易复发,预后不良。
    • 欧阳嘉杰; 胡超; 刘雄; 吴世卿
    •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在82例颌骨囊肿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0年12月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口腔外科采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的82例颌骨囊肿患者临床资料。对照组41例行单纯刮治术,观察组41例行刮治术+浓缩生长因子+引导骨组织再生技术。对比两组手术效果、锥体束CT(CBCT)参数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92.68%vs 75.61%)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79,P0.05)。结论临床治疗颌骨囊肿采用刮治术+浓缩生长因子+引导骨组织再生术治疗效果满意,可促进成骨形成,提高骨密度,且并发症少。
    • 姚翔; 韦海东
    • 摘要: 目的:探讨刮治术与截骨术在治疗下颌骨成釉细胞瘤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8年2月于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宿州医院口腔颌面外科病房就诊的68例下颌骨成釉细胞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4例)采用刮治术,全麻下彻底刮除瘤体配合电凝烧灼残留骨腔。对照组(34例)行截骨术,全麻下切除瘤体及病变骨组织,同期植骨,填补缺损,恢复下颌骨形态。定期复查,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复发率、继发感染及面型满意度。结果:术后三次随访,刮治术组出现3例复发病例,截骨术组为1例,两组术后复发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刮治组有1例患者发生术后感染,满意度可达76.47%,截骨术组术后感染者6人,满意率为17.64%。两组患者术后继发感染、面型满意度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刮治术治疗下颌骨成釉细胞瘤较截骨术可保留更多的骨质,术后感染少,利于术区愈合和面部外形恢复,值得推广。
    • 高丽梅; 侯光敏; 梁亚平
    • 摘要: 目的:比较开窗减压术和囊肿刮治术治疗青少年颌骨囊肿的效果,指导青少年颌骨囊肿的手术方式选择。方法:纳入2015年5月-2018年5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大兴教学医院就诊的70例青少年颌骨囊肿患者,根据手术方案设定为两组,34例开窗减压术患者设为试验组,其余36例囊肿刮治术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手术并发症(神经症状、术后感染)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两组术前及术后90、180、360 d的囊腔愈合速度、生活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180 d的牙髓活力测量值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开窗减压术方案是患有颌骨囊肿青少年的首选治疗方案,有利于囊腔波及牙齿的牙髓活力的保留,减轻术后并发症。对依从性较好的患者,可优先选择开窗减压术。
    • 孙晓瑜
    • 摘要: 目的 探讨观察结合引导骨再生膜技术(GBR)的刮治术和开窗减压术治疗牙源性颌骨囊肿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72例牙源性颌骨囊肿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采用结合GBR的刮治术,对照组采用开窗减压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后3月、6月和12月后囊肿体积缩小百分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两组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牙源性颌骨囊肿患者采用结合GBR的刮治术和开窗减压术均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但结合GBR的刮治术早期疗效较好.
    • 周瑞平; 刘志康; 刘鑫; 郭丽; 梁又德
    • 摘要: 目的 研究奥硝唑牙周条+刮治术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效果及对龈沟液中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9月本院180例慢性牙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90例.对照组给予刮治术治疗,研究组给予奥硝唑牙周条+刮治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GCF、BI、GI、PD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症状积分、龈沟液中IL-6、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OPG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5).结论 奥硝唑牙周条+刮治术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效果较单独刮治术治疗更优,能有效降低龈沟液中炎性因子水平,值得推广.
    • 樊泽宇; 王泽正; 张磊; 肖涛; 谢狄亚; 雷东莹; 王志勇
    • 摘要: 目的 研究开窗减压术联合Ⅱ期手术及单纯刮治术、单纯切除术治疗颌骨成釉细胞瘤(ameloblastoma,AM)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 对92例颌骨AM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image J软件测量,运用配对t检验和卡方检验分析开窗减压术联合Ⅱ期手术治疗的有效率、颌骨恢复量及下牙槽神经损伤率.运用卡方检验、Cox多因素回归模型及Kaplan-Meier等方法评估分析颌骨AM患者的复发率,探究年龄、性别、发病部位、组织病理分型、不同手术方法对于颌骨AM复发率的影响.结果 92例患者的年龄分布为8~76岁,其中0~20岁16例、20~40岁42例、40岁以上34例.性别分布男54例,女38例.根据临床分型分为单囊型33例,经典型59例.根据组织病理学分型,单囊型:33例;滤泡型:28例;丛状型:24例;基底细胞型:5例;棘皮瘤型:1例;颗粒细胞型:1例.行单纯刮治术治疗的42例,行单纯切除术的25例,行开窗+Ⅱ期手术的25例.开窗减压术治疗的患者中可测量病例的有效率为76.5%,病变平均缩小率为52.7%(P0.05).92例患者中33例复发,总复发率为35.87%,开窗+Ⅱ期刮治术复发率(21.05%)比单纯刮治术复发率(54.76%)更低(P0.05).刮治术,开窗+刮治术,切除术的3年累积复发率分别为24.39%,16.00%,4.00%.结论 开窗减压术能降低颌骨成釉细胞瘤瘤腔面积,增加骨厚度,有利于成釉细胞瘤患者的颌骨保存.开窗+Ⅱ期刮治术以及单纯切除术相对单纯刮治术均能降低成釉细胞瘤患者复发率.同时,开窗减压术不会增加Ⅱ期手术的复发风险.
    • 叶成刚; 刘煜; 李伟利
    • 摘要: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腔径路行上颌骨囊肿的手术治疗方法及其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口腔科门诊和耳鼻喉头颈外科门诊经上颌骨CT、MRI检查诊断为上颌骨囊肿共75例收住院患者,随机分为鼻内镜鼻腔径路组35例,口腔径路组40例。鼻腔径路组采用鼻内镜下经鼻底、下鼻道、泪前隐窝行上颌骨囊肿揭盖开窗,使囊肿与鼻腔相通融合共腔;口腔径路组由口腔科行口腔唇龈切口行囊肿刮治术,分别记录手术时间、术后患者颌面部疼痛VAS评分、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与口腔径路组比较,鼻内镜鼻腔径路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VAS评分低、住院时间短(P均0.05)。两组术后3个月复查,均恢复良好。结论鼻内镜下鼻腔径路行上颌骨囊肿的手术治疗方法安全有效,能明显减轻患者痛苦,值得临床推广。
    • 叶成刚; 刘煜; 李伟利
    • 摘要: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腔径路行上颌骨囊肿的手术治疗方法及其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口腔科门诊和耳鼻喉头颈外科门诊经上颌骨CT、MRI检查诊断为上颌骨囊肿共75例收住院患者,随机分为鼻内镜鼻腔径路组35例,口腔径路组40例。鼻腔径路组采用鼻内镜下经鼻底、下鼻道、泪前隐窝行上颌骨囊肿揭盖开窗,使囊肿与鼻腔相通融合共腔;口腔径路组由口腔科行口腔唇龈切口行囊肿刮治术,分别记录手术时间、术后患者颌面部疼痛VAS评分、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与口腔径路组比较,鼻内镜鼻腔径路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VAS评分低、住院时间短(P均0.05)。两组术后3个月复查,均恢复良好。结论鼻内镜下鼻腔径路行上颌骨囊肿的手术治疗方法安全有效,能明显减轻患者痛苦,值得临床推广。
    • 马浩; 卡米拉·艾山江
    • 摘要: 目的 分析开窗减压术治疗颌骨囊肿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6月就诊的100例颌骨囊肿患者,所有患者均经X线和术后病理证实.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刮治术,观察组患者采用开窗减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区疼痛程度、囊肿体积缩小程度、伤口愈合情况和术后新生骨质骨体积分数.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囊腔体积缩小程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创面甲级愈合率为94.00%(47/50),乙级为6.00%(3/50),丙级为0(0/50),对照组患者创面甲级愈合率为76.00%(38/50),乙级为18.00%(9/50),丙级为6.00%(3/50),观察组患者创面愈合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但术后3个月和6个月新生骨质骨体积分数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颌骨囊肿治疗,开窗减压术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且临床上操作简单、创伤小、可最大化保留牙齿和颌骨的完整性,便于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和应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