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光伏电站
分布式光伏电站的相关文献在2012年到2023年内共计569篇,主要集中在电工技术、工业经济、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84篇、会议论文10篇、专利文献2749868篇;相关期刊129种,包括企业管理、现代商贸工业、科技视界等;
相关会议8种,包括第六届光伏电站设备优化、能效提升运行维护研讨会、2014第九届中国电工装备创新与发展论坛、中国电力规划设计协会2013年供用电设计技术交流会等;分布式光伏电站的相关文献由1541位作者贡献,包括宋卫、嵇文路、安志国等。
分布式光伏电站—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2749868篇
占比:99.99%
总计:2750062篇
分布式光伏电站
-研究学者
- 宋卫
- 嵇文路
- 安志国
- 常生强
- 平凯
- 张学振
- 张鹏
- 强建龙
- 方磊
- 曹晓光
- 李宁
- 李敬
- 李晓楠
- 杜晓刚
- 熊磊
- 牛睿
- 王欣悦
- 穆红岩
- 范嘉煜
- 葛磊蛟
- 董文龙
- 袁玉宝
- 赵宏杰
- 赵鹏
- 郝磊
- 陈洪雨
- 陈贺
- 陈龙
- 魏东
- 姜小涛
- 张宏候
- 杨正刚
- 王文天
- 刘海洋
- 吴俊杰
- 吴恒亮
- 周元棋
- 夏威
- 宓佳璟
- 帅志飞
- 张敏
- 张明
- 张麟
- 李春杰
- 王以笑
- 王宁
- 王贤立
- 秦羽飞
- 罗韬
- 胡年平
-
-
徐文钦
-
-
摘要:
针对分布式光伏电站与集中式光伏电站两种类型的典型机组,基于在不同地区相对应的年利用小时数及电价政策,计算各类机组在不同地区的项目投资收益率。同时系统分析和总结了分布式光伏电站与集中式光伏电站的投资策略,并给出相关建议。
-
-
边际
-
-
摘要:
3月3日,中法水务水厂分布式光伏电站正式并网发电,该电站利用太阳能产生的清洁电能为水厂提供绿色能源。光伏电站规模约0.8 MW,预计年均发电量约80万kW·h,减排二氧化碳约758.5 t。发电量将完全用于中法水务公司的综合用电,有效降低了外网用电负荷。
-
-
赵雨;
籍楚雄;
朱艳燕
-
-
摘要:
开发了一套基于AutoCAD的分布式光伏电站设计软件,该软件适用于平屋顶、斜屋顶及彩钢瓦等安装场景的分布式光伏电站的设计。该软件中的排布图操作模块能自动生成光伏组件排布图,不仅能进行障碍物阴影分析,还能自动删除排布图中被障碍物遮挡的光伏组件;光伏方阵设计模块能自动绘制出光伏支架的结构图;安装详图模块能自动绘制出安装示意图;总平面图设计模块能进行逆变器的布置、低压并网柜的布置、桥架的设计、接地线的布置、接地系统的统计、施工线路的统计、清洁系统的设计、检修通道的设计与统计。该软件将多项功能集成化,极大提高了设计效率,大幅降低了分布式光伏电站在前期、可研、施工等各阶段的设计时间。
-
-
林潮雄
-
-
摘要:
随着分布式光伏电站建设越来越多,光伏并网需求突增,高效研判台区是否需要增容(布点),可以有效避免台区变压器重、过载运行,减少设备安全事故的发生。笔者现从台区负荷功率曲线与光伏总接入容量的关系着手,介绍如何判断台区是否需要增容。
-
-
于昊
-
-
摘要:
2022年3月,全国首台“光储直柔”800VDC等级直流离心机组在格力电器成功研制下线。此时距离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首次提出要开发“不用电的空调”,已过去整整十年。这意味着两件事:一是在众多家电企业纷纷涌入光伏领域的当口,格力电器已在光伏应用领域潜心研发十年之久;二是在多个家电品牌将光伏战略的布局锁定在分布式光伏电站的“风口”,格力已经依靠自主科技。
-
-
赵晓菲
-
-
摘要:
物联网技术已在电力系统多个方面得到广泛应用,为实现电力系统各环节万物互联、人机交互,针对分布式光伏电站开展研究,探讨和分析如何基于泛在电力物联网实现对分布式光伏电站的全息感知。同时,重点分析了实时数据采集的通信系统传输网络中的严格时序、事件驱动、事件信息与报告数据信息同步等应用需求,构建了基于严格时序管理的通信事件追踪机制。
-
-
甘雯;
石博隆;
姚瑛;
林承钱;
韩其国;
罗平;
王瀚;
黄淼
-
-
摘要:
为解决分布式光伏电站发电的间歇性和随机性对电网电压和频率造成的影响,研发了一种分布式光伏电站监控装置。首先,介绍了该装置的基本原理以及硬件和软件层面的设计。然后,为充分发挥逆变器本身具备的快速和连续的无功和有功调节能力,采用改进的增量式PID(比例积分微分)和一次调频曲线分别进行无功/电压和有功/频率的自动控制。最后,仿真结果、无功跟随试验、一次调频试验以及现场电压调节试验结果验证了装置具有良好的调压和调频能力。
-
-
韩贝
-
-
摘要:
为解决分布式光伏电站信息获取能力差、供电能力不足的问题,构建光伏电站拓扑结构。利用局部保持典型相关分析算法模型,推算传感网络对光伏电站供电能力的影响,建立窄带物联网分布式结构。试验结果表明:网络总发电量为152.2 kWh,传感信号覆盖范围上限达到98.8%,光伏电站供应电量为106.14 kW,大大提高了传感器网络在分布式光伏电站的应用能力。
-
-
王婧骅;
张娟;
赵婉茹;
陆萍;
张云飞
-
-
摘要:
由于当前方法对发电数据进行采集时,没有对发电数据的缺失值进行修复,存在缺失数据修复前数据采集精度差、与实际采集数据相差多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时间序列的分布式光伏电站发电数据采集方法。根据光伏电站受到的不同影响,构建了负荷异常值类型的时间序列模型,利用该模型对异常数据负荷点进行剔除,由于剔除后的数据存在缺失值,因此对其进行修复;根据修复结果,采用BP神经网络对发电数据进行采集。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对该方法进行缺失数据修复前后对比测试、不同方法与实际指标数据采集测试,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强、实用性高。
-
-
黄文聪;
王增雯;
常雨芳;
王明辉
-
-
摘要:
针对目前基于数字信号处理的防孤岛检测手段,提出一种小波包变换(Wavelet Package Transform, WPT)与长短时记忆(Long Short-Term Memory, LSTM)神经网络相结合的孤岛检测方法。该方法首先采集公共耦合点处不同工况下的电压波形,再将其分别进行4层小波分解,重构波形将1-7次低频和40次以上谐波成分滤除。最后将重构信号作为LSTM神经网络的输入对孤岛情况进行分类识别,完成孤岛检测。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网络学习效率高,检测准确率高。
-
-
-
高智
- 《2017电力行业信息化年会》
| 2017年
-
摘要:
随着近年来国家对光伏行业政策的大力支持,行业的前景更加明朗,分布式光伏的建设热潮已在全国各地开展起来,利用工业厂房屋面建设的分布式光伏电站项目涉及建筑结构环境评估和屋面承重安全性评估.通过理论分析和具体算例,明确建设屋面光伏电站对既有厂房的影响,作为类似工程的参考.
-
-
路亚斌
- 《2017年中国光伏发电运营(运维)与后服务研讨会》
| 2017年
-
摘要:
分布式光伏电站体量小、布局散,工程建设期往往对质量的重视程度不足,生产后配置的运维人员少,给运维管理工作带来了较大的挑战.本文提出了搭建云平台解决量小点散的监视问题,通过可视化提高定期巡检质量以减少设备故障几率,通过能耗和生产指标的对标实施设备的状态检修.
-
-
张国浩;
黄美莹
- 《第六届光伏电站设备优化、能效提升运行维护研讨会》
| 2015年
-
摘要:
随着大量分布式光伏电站的投入建设,为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提高光伏电站的经济性、可靠性,需要有能对整个光伏发电范围内的各种设备进行监视与控制的自动化系统.本文阐述了光伏电站监控系统的总体结构、硬件配置,在软件设计方面,采用开放的系统结构,功能模块可白由组合。软件构架由操作系统、支撑平台、应用功能共三个层次组成,支撑平台位于操作系统平台上,提供了支撑平台子系统:网络管理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图形管理系统,报表管理系统,系统管理系统等。支撑平台提供标准的服务访问和编程接口,支持用户应用软件的开发。实现对应用功能的通用服务和支撑,为应用功能的一体化集成提供平台。按此方案设计的监控系统已在某示范工程项目投入运行.
-
-
-
许颖文;
陆成
- 《第七届电力工业节能减排学术研讨会(江苏分册)》
| 2012年
-
摘要:
近年来,并网太阳能光伏电站得到了迅速发展.由于现有电网主干部分大多成形,分布式光伏电站接入较为普遍.大量的光伏电源接入电网后,将对配电网的电能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采集光伏电站的遥测、遥信数据.本文介绍了光伏电站的核心设备逆变器,并对分布式光伏电站的数据采集进行了研究,重点讨论了各分布式光伏电站的逆变器利用Modbus TCP/IP规约将数据传送到子站,再由子站将数据转发调度的方案.随着分布式光伏电站数量的不断增加,高密度、多接入点的光伏电源接入配电网后,配电网发生一系列变化;原来辐射状无源配电网络变为辐射状有源配电网络;光伏发电功率波动和不可调度的特点加大了配电系统负荷的波动性和峰谷差;光伏逆变器产生的谐波电流将注入电网。上述问题会使光伏并网系统的电能质量变差。为了对电能质量保持监测和控制,需要建立分布式光伏电站采集系统,将信号收集到调度端,对光伏发电并网的电能质量进行分析计算。同时也可以直接在子站系统上开发防真计算模型,对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电能质量问题和电网接纳光伏发电能力进行计算分析。
-
-
-
-
-
杨若峰
- 《第六届光伏电站设备优化、能效提升运行维护研讨会》
| 2015年
-
摘要:
受到分布式屋顶光伏电站屋顶载荷的限制、业主对屋顶防水层限制破坏性施工的要求、彩钢瓦屋顶的特殊结构、高可靠性、低成本要求等,经多年的光伏组件密封材料技术研究和国内外同类材料的对比试验,讨论几种高性能封装技术的轻量化光伏组件以及轻量化的安装方式,并对分布式屋顶电站安装建设中一些常见的应用案例进行分析与对比.分布式电站已经成为国内光伏行业建设的热点,通过建设电站,运营或出售电站,获取发电补贴,对于已经申请到金太阳项目的企业正在急迫的寻租屋顶,然而由于屋顶承重负荷的限制,对于承重荷载不允许地网加混凝土配重、业主又不允许打孔植筋的混凝土屋顶、对于梯形瓦楞的彩钢瓦屋顶,如何解决轻量化组件密封以及轻量化安装问题,成为目前困扰EPC或光伏组件厂生产及寻租屋顶的难题.总之,轻量化组件的高可靠性封装,屋顶电站轻量化安装方式的高可靠性、施工便捷性、低成本,是分布式屋顶电站建设及运营的前提,新材料新工艺的不断推出,是促进技术进步、推进光伏发电平民化应用并与火电接轨的必然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