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行为
公务行为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19年内共计100篇,主要集中在法律、中国政治、信息与知识传播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0篇、专利文献26104篇;相关期刊90种,包括湖北警官学院学报、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党课等;
公务行为的相关文献由104位作者贡献,包括周和玉、周耕、杨维立等。
公务行为—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26104篇
占比:99.62%
总计:26204篇
公务行为
-研究学者
- 周和玉
- 周耕
- 杨维立
- 贾永强
- 高海才
- Tian Qingli
- 万军伟
- 于水
- 于翔
- 仝尧
- 仲坚
- 仲志远
- 伍华军
- 关保英
- 刘春
- 刘江
- 包润琳
- 卜一
- 吕达君1
- 吴丹
- 吴伟柱
- 周洪
- 周继坚
- 唐丹
- 奇秀
- 姚丽萍
- 孙鹏
- 孟祥林
- 宋志坚
- 左爱玲
- 庄丹钦
- 张勤学
- 张忠斌
- 张旭
- 张玉胜
- 徐永顺
- 徐芳
- 文新发
- 文晓鹏
- 曹军
- 曹顺明
- 朱利·L·艾略斯
- 朱启昌
- 朱孝清
- 朱庆芳
- 朱昀涓
- 朱辉
- 李俊良
- 李惠清
- 李旺林
-
-
Tian Qingli
-
-
摘要:
平成时代的象征天皇制处于连接昭和时代及令和时代的承前启后的重要历史阶段,《日本国宪法》 中所规定的天皇“象征”作用在平成时代被赋予了全新内涵.明仁天皇既对昭和时代形成的宫中祭祀、接受“内奏”和“侍讲”以及开展“皇室外交”等一以贯之地系统继承, 同时也在拓展“公务行为”边界、主动提出“生前退位”、运用大众媒体表述心迹等方面进行了有别于传统的突破创新.平成时代的象征天皇制以其富有“继承性”、“革新性”、“大众性”和“世俗性”的鲜明特征,彰显了明仁天皇及美智子皇后联袂主导形塑的“平成风格”.
-
-
王奕佳1
-
-
摘要:
妨害公务,指的是以暴力、威胁的方法,阻碍国家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行为。其中以暴力阻碍的行为一般称作“暴力抗法”。暴力抗法是对国家法律的公然蔑视和挑衅,具有较大的社会负面效应。暴力抗法会助长违法犯罪人员的嚣张气焰,使人民群众失去安全感,又会在—定程度上挫伤执法人员的士气,减损执法的效果进而影响社会稳定。
-
-
吕达君1
-
-
摘要:
很多年以来,芬兰清廉指数一直名列全球前茅,数度摘冠。在芬兰,国民视贪腐如偷盗、抢劫,公务员基本不敢以身试法。在芬兰,贪腐是何以成为''罕见现象''的?芬兰年轻人进入公务员系统,最先受到的告诫便是管住嘴和手。老公务员会说:''可以接受一杯热啤酒和一个冷三明治,别的就危险了。''''一杯热啤酒和一个冷三明治''的价值便是吃请和收礼的上限,超过此限,便会受到惩处。
-
-
王国统
-
-
摘要:
妨害公务罪职务行为合法性的认定,应先根据相关行政法律、法规对职务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的审查,然后对行为人反抗行为的违法性进行刑事上的构成要件审查.认定“暴力、威胁方法”时.需适用抽象危险犯的理论解决行为人反抗行为的违法性是否足以达至妨害公务执行的结果.对于职务行为的合法性的基础事实的认识错误,在无法期待行为人做出正确行为的前提下,阻却主观故意;对于职务行为的合法性本身存在认识错误的,行为人具有抽象的故意就可以认定存在妨碍故意.
-
-
杜兆贵
-
-
摘要:
作文是申论考试科目中的必考题型,不仅写作难度大,而且所占分数比重也最大。作为用于选拔公务员的考试题型,其写作构思模式与传统的作文有较大的区别,在某种程度上具有模拟公务行为的特点,它要求考生在审读资料、发现问题、提出对策的基础上,引申观点并加以论证,
-
-
周洪
-
-
摘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及相关部门出台了很多新规定,旨在强化党的作风建设、思想建设、政治建设,提升规矩意识,对规范公务行为、约束财务收支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新常态下,基层工会经费使用更是处于工会工作的前沿,我们必须转变观念,强化制度,扎紧制度的"笼子",不断适应"新常态",把更多的工会经费用到服务职工方面。
-
-
魏丽娜;
熊欣丽;
唐丹
-
-
摘要:
由于国家公务员具有双重身份,中国公务员的公务行为和私人行为界定一直不明晰.本文通过一个案例引出目前界定公务员公务行为与个人行为的学说,进行分析比较.然后创新构建了一套程序结合实体的界定方法,以此来减少行政机关执法中的摩擦,理清行政赔偿主体,并提高行政机关的执法效率.同时也进一步完善我国的行政法律体系,促进法制大环境的社会发展与进步.
-
-
庄丹钦
-
-
摘要:
作为保证公务行为顺利履行的行政强制措施,存在着一定的运行风险,其本身特性决定了其实施该措施所应当注意的内容.警察行政强制措施实施过程中既有法律上的问题,也有实践中遇到的新问题.明晰这些问题,可以为我国警察行政权的良性应用提供良好方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