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头痛/中医药疗法

偏头痛/中医药疗法的相关文献在1993年到2017年内共计85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医学、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经济计划与管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5篇、专利文献35553篇;相关期刊16种,包括光明中医、吉林中医药、陕西中医等; 偏头痛/中医药疗法的相关文献由162位作者贡献,包括厉秀云、潘平康、王晓玲等。

偏头痛/中医药疗法—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5 占比:0.24%

专利文献>

论文:35553 占比:99.76%

总计:35638篇

偏头痛/中医药疗法—发文趋势图

偏头痛/中医药疗法

-研究学者

  • 厉秀云
  • 潘平康
  • 王晓玲
  • 王顺
  • 蔡玉颖
  • 赵建军
  • 陈亮
  • 陈希源
  • 丁红梅
  • 严冬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关珊珊; 曹利民; 张鹏
    • 摘要: 目的:观察葛根通络颗粒(GG)对硝酸甘油致大鼠偏头痛模型的作用,探讨其缓解偏头痛的机理.方法:采用皮下注射硝酸甘油的方法建立偏头痛大鼠模型,观察3h内大鼠前肢挠头次数,测定血清一氧化氮(NO)含量及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脑组织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A)水平,并检查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葛根通络颗粒3.0、6.0g·kg-1减少模型大鼠的前肢挠头次数,降低偏头痛大鼠血清中NO的含量,增加脑组织内5-HT含量,6.0g·kg-1降低全血粘度.结论:葛根通络颗粒有一定防治偏头痛的功效,其机制可能与调节体内5-HT、NO水平以及改善机体的血液流变学有关.%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Gegen Tongluo sranules (GG) on the model of migraine in-duced by nitroglycerin in rats ,and to explore the mechanism of relieving migraine .Methods :The rats model was established by subcutaneous injection of nitroglycerin .The symptoms of scratching head with forepaws were ob-served for three hours ,nitric oxide (NO ) content and nitric oxide synthase (NOS ) activity in serum ,5-serotonin (5-HT) and norepinephrine (NA) levels in brain ,and the hemorheology were determined .Results :The number of scratching head with forepaws ,the level of NO in serum were reduced significantly ,serotonin levels in the rat brain were improved obviously at GG 3 and 6 .0 g · kg -1 ,and also ,the blood viscosity was decreased at GG 6 .0g kg -1 . Conclusion :Gegen Tongluo granules have a certain effects on migraine ,and its mechanism may be related to regu-late 5-HT and NO levels and improve the hemorheology .
    • 崔骞; 冀志芹; 王全周; 金鑫
    • 摘要: 目的:观察通脉止痛方治疗痰瘀型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偏头痛患者按就诊顺序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给予通脉止痛方(黄芪、当归、白芍、川芎、水蛭、白芷、地龙、桂枝、柴胡、葛根、天麻、徐长卿、酒大黄、菊花、蔓荆子),每日1剂,水煎,分早、晚口服.对照组30例口服卡马西平片,每次0.1 g,每日3次;头痛宁胶囊,每次3粒,每日3次;氟桂利嗪胶囊,每次5 mg,每晚1次.两组均以7 d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随访1a.结果:治疗组痊愈8例,显效15例,有效6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0.63%;对照组痊愈3例,显效6例,有效8例,无效13例,有效率为56.67%.两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脉止痛方治疗痰瘀型偏头痛有较好疗效,能减少头痛发作频次和持续时间,改善BA、LMCA、RMCA的血液循环,改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等血流动力学指标,达到解痉、镇静、止痛的作用,且无不良反应.
    • 潘平康; 陈亮; 马岱朝; 王晓玲; 曹娇
    • 摘要: 目的::观察加减芎龙汤分经论治对预防偏头痛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需预防性治疗的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以必需的止痛剂加西比灵为主。治疗组以必需的止痛剂配合加减芎龙汤为主,3月为1个疗程,分别在1月、2月、3月及6月进行疗效评定。结果:两种治疗方法在偏头痛缓解期均能起到缩短头痛发作的持续时间,减少头痛发作的次数以及必需止痛剂的使用次数,在为期3月的治疗过程中,随治疗时间的延长,效果逐渐加强,并且在治疗的后期使用加减芎龙汤较使用西比灵效果更佳,在随访期两种治疗方法仍有持续的预防发作的效果,但均有反弹趋势,发作时间及发作频率两组无差异,但使用加减芎龙汤组能明显减少使用止痛药次数。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为76.6%,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加减芎龙汤分经论治预防偏头痛疗效满意。
    • 郭珍; 李蕾; 刘静; 盛刚
    • 摘要: 目的::观察头痛宁胶囊对小鼠的镇痛、抗炎作用,为头痛宁胶囊的临床应用和药物开发提供依据。方法:围绕头痛宁胶囊的主要药效学研究,应用机械性施压刺激致小鼠鼠尾压痛进行镇痛试验,应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进行了抗炎试验,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头痛宁大、中剂量组小鼠鼠尾压痛痛阈明显高于空白组,头痛宁大剂量组、中剂量组均有显著的抑制小鼠耳肿胀的作用;并且大剂量对小鼠耳肿胀的抑制作用明显。结论:头痛宁胶囊对于机械刺激所致的疼痛具有镇痛作用,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
    • 谭静
    • 摘要: 目的:观察脑功能治疗仪治疗瘀血型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89例瘀血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辅助脑功能治疗仪治疗,疗程4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头痛积分、中医证候积分、血液流变变化。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90.9%( P>0.05);治疗后两组头痛积分均降低( P<0.05);中医证候评分亦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高切、低切、血浆粘度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功能治疗仪能有效降低瘀血型偏头痛患者的头痛积分、中医证候积分,改善血液流变情况。
    • 李小玲
    • 摘要: 目的:探讨头痛宁胶囊镇痛治疗偏头痛的疗效。方法: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治疗组服用头痛宁胶囊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5.6%和82.2%,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疼痛评分、发作次数与持续时间都明显少于对照组( P<0.05)。随访6个月,治疗组的复发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浆MEK浓度都明显下降(P<0.05),同时两组治疗后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痛宁胶囊对于治疗偏头痛患者有一定疗效,其降低血浆甲硫脑啡肽的浓度可能为其抗炎机制。
    • 陈鸿雁; 董晗; 张静; 赵建军
    • 摘要: 偏头痛发病之因不外外感、内伤两端,或风寒外袭,或下虚上实,或肠胃失司,致经气冲逆,上干于清道,不得运行,壅遏作痛.有虚、实之分,实者多因风寒痰郁,虚者多因气虚髓亏,最终皆致气血逆乱,瘀阻经络,脑失所养所致.临证以肝阳上亢、气滞血瘀、痰浊上扰、肝肾亏虚4型最为常见.治疗以祛邪与补虚为主,但总以缓急止痛为原则.临证采用传统中药汤剂、自拟方及中成药辨证论治,或治以针灸、推拿、按摩等中医特色疗法,中西医结合疗效更佳.今后应在结合国际评价标准的基础上进行中医药临床研究,兼顾中医特色,使中医的标准化与差异化相统一.
    • 李乐军; 杨崇河; 李玉梅; 杨赞; 顾进; 杜青; 李祥永; 乔本玉; 姜山
    • 摘要: 目的 观察芎芷煎方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及对脑电图、脑干诱发电位的影响.方法 采取随机、对照方法,将122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2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口服中药芎芷煎方(川芎、白芷、赤芍、白芍、延胡索、夏枯草等,1剂/d),对照组口服西比灵胶囊(5mg/次,每晚1次口服);2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临床疗效和血液流变学指标以及脑电图、脑干诱发电位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9.0%,对照组为5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情况和脑电图(EEG)检查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干诱发电位(BAE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芎芷煎方治疗偏头痛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血液流变学和脑电图改变有关.
    • 田中华; 张桂霞
    • 摘要: 目的:观察活血散偏汤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8例偏头痛患者,给予活血散偏汤(生黄芪、当归、丹参、地龙、川芎、全蝎、桂枝、炙甘草、天麻、桃仁、红花)加减治疗。结果:治愈26例,好转18例,未愈4例,有效率为91.6%。结论:活血散偏汤治疗偏头痛疗效确切。
    • 杨永瑞
    • 摘要: 目的:观察镇脑宁神胶囊治疗血瘀质型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5例血瘀质型偏头痛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脑心通胶囊,2粒/次,3次/d,口服;治疗组服用镇脑宁神胶囊(川芎、藁本、细辛、丹参、红花、羌活、当归、赤芍、白芷、延胡索),5粒/次,3次/d,口服.两组均以6个月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基本控制8例,显效17例,有效36例,无效19例,有效率为76.25%;对照组基本控制5例,显效15例,有效20例,无效35例,有效率为53.33%.两组疗效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镇脑宁神胶囊治疗血瘀质型偏头痛安全有效.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