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武县
修武县的相关文献在1963年到2022年内共计458篇,主要集中在农业经济、中国政治、建筑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58篇、专利文献36篇;相关期刊170种,包括党的生活(河南)、人大建设、协商论坛等;
修武县的相关文献由391位作者贡献,包括牛普粮、刘豫东、范燕等。
修武县
-研究学者
- 牛普粮
- 刘豫东
- 范燕
- 张涛
- 李会明
- 周岐学
- 李建强
- 岭松
- 李永生
- 范五平
- 薛海江
- 霍建民
- 李国伟
- 王保成
- 刘海权
- 杨淑娟
- 王伟
- 申雯娟
- 秦毅
- 范永江
- 董随祥
- 赵正阳
- 付新忠
- 李静
- 王明军
- 王春来
- 王树森
- 穆玉玲
- 许新召
- 辛振乾
- 马立新
- 刘晖
- 刘群生
- 卞瑞鹤
- 卞瑞鹤(文/图)
- 卫东明
- 吕慧欣
- 吴小涛
- 孙三中
- 孟飞
- 崔红星
- 常歆
- 张勇
- 张来平
- 徐东风
- 徐佳
- 徐海棉
- 本刊记者
- 朱宗泽
- 朱晓东
-
-
李会明
-
-
摘要:
3月2日,走进修武县王屯乡后董村,只见一排排小楼房坐落有序,村中道路宽阔整洁,村外田地里绿意盎然,村民正在田间忙碌地管理庄稼……俨然一幅和谐美丽的春耕图。殊不知,4年前的后董村却是另一番景象,住宅杂乱无序,私搭乱建现象严重,道路坑坑洼洼,再加上村里唯一的生活用水井因年久失修,村民吃水也成了问题,环境差、出行难、缺水吃成为制约村庄发展的突出问题。
-
-
周钢旦
-
-
摘要:
2月7日,春节后上班第一天,修武县云台山镇山区人头攒动、热闹异常,挖坑、栽苗、填埋、浇水……20多个单位的工作人员正在现场忙碌地植树,一场春季义务植树活动迅速在全县拉开帷幕。“春节后开展春季植树已成为全县的惯例,每年都会有很多人参与。”在植树现场,修武县自然资源局负责人介绍。
-
-
苏煜
-
-
摘要:
乡村是中华传统文明的重要载体,实现乡村振兴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方式,乡村旅游由于其强大市场优势、巨大的造血功能应在乡村振兴中发挥出更突出的作用。河南省修武县作为拥有3000年历史的中华古县,近年来以美学路径发展乡村,形成以云台山为主打的乡村旅游产业,走出了一条独居特色的乡村建设、乡村振兴新路径,具有示范性和可推广性,总结修武县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发展面临的问题,提出创新思路等意见及建议,为其他地区乡村振兴提供借鉴。
-
-
韩勇
-
-
摘要:
3月18日,河南省焦作市修武县发现5例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以后,焦作市实行分区域管控,喧闹的街道安静了,熟悉的生活被打乱了,城市暂时按下了暂停键,但疫情防控没有停,社会组织没有停,他们仍奔波在疫情防控一线,贡献社会组织力量。
-
-
卞瑞鹤(文/图);
张中华(文/图);
刘芳(文/图)
-
-
摘要:
“动态清零”“痊愈出院”“城市烟火气回归”“复工复产按下快进键”……河南省修武县疫情防控的好消息一个接着一个,然而身披白色战袍的医疗卫生工作人员,依然在忙碌。他们在为即将复学的学生进行核酸检测,他们在临床一线护佑群众健康,他们深入重点区域开展消毒消杀,他们在实验室、隔离点与病毒正面较量……
-
-
卞瑞鹤(文/图)
-
-
摘要:
河南省修武县古称宁城,即宁邑之地,是我国第一位制陶官宁封子的故乡。在修武县西村乡,有一个依靠传承发展工艺陶瓷叫响全国的样板村——当阳峪村。当阳峪村有412户、1650人,辖两个自然村。别看村子不大,可名气很大,有着千年历史和人文底蕴。据史料记载,当阳峪村是唐宋时期的瓷都之一,以当阳峪窑系为特征的南太行陶瓷产区闻名于世。
-
-
高欢;
孟飞;
黄继超;
吴威男
-
-
摘要:
本文以野外调查的结果为依据,通过对修武县旅游专线一带废弃矿山整体分布特征、不良地质现象及形成机理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具有针对性地防治工作思路与治理措施,为区域内废弃矿山生态地质环境防治工作提供了有效指导。
-
-
-
米文元
-
-
摘要:
修武云台山老路工、新路工两条古道,创修于清代,是沟通晋东南豫西北的商业通道,见证了清代的经济发展.古道遗存有栈道、摩崖、墩台、庙宇、碑刻、客栈石屋及石磙、碾盘等遗迹和遗物,是研究豫晋商道兴衰的重要实物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