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披露行为
信息披露行为的相关文献在1997年到2022年内共计82篇,主要集中在财政、金融、经济计划与管理、法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1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335659篇;相关期刊58种,包括人民司法、桂海论丛、当代经济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中国医院协会病案管理专业委员会第二十四届学术会议等;信息披露行为的相关文献由72位作者贡献,包括刘琴、吴宇东、彭丹等。
信息披露行为—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335659篇
占比:99.98%
总计:335741篇
信息披露行为
-研究学者
- 刘琴
- 吴宇东
- 彭丹
- 万国华
- 万昊
- 任伟
- 侯俊
- 刘华
- 刘奕均
- 华菡纯
- 叶兴发
- 叶忠明(指导教师)
- 吴伟荣
- 吴刚
- 吴鹏
- 孔令飞
- 宋红艳
- 岳亚兰
- 庄明明
- 张伟立
- 张余华
- 张宗新
- 张少华
- 张显明
- 张波
- 张田雯月
- 张笑笑
- 彭瑾瑜
- 易会满
- 曹中铭
- 朱伟骅
- 李东棵
- 李善民
- 杨喜军
- 杨坤
- 杨春梅
- 梁权熙
- 牛盼强
- 王建新
- 王志伟
- 王戎
- 王才伟
- 祝涛
- 窦予华
- 符庆丹
- 缪斯
- 肖建军
- 胡静波
- 范小雯
- 证慎
-
-
赵雪芹;
吴鹏
-
-
摘要:
[目的/意义]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移动APP如今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当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但由于隐私泄露、信息安全等问题,大多用户在使用移动APP时明确表达了对隐私安全问题的担忧,不愿披露其个人信息,因此如何解决这些隐私顾虑并促进用户进行信息披露是十分关键的。[方法/过程]本文以控制代理理论为主要研究框架,同时结合网络效应理论,从隐私保障方法、网络效应和隐私顾虑3个方面分析了移动APP用户隐私信息披露行为,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提出的假设进行分析验证。[结果/结论]结果显示,隐私设置的感知有效性、隐私政策的感知有效性、行业自律的感知有效性和政府立法的感知有效性可以有效地降低隐私顾虑,最终促进用户的信息披露。网络外部性和技术互补性削弱了隐私设置的感知有效性对隐私顾虑的影响,增强了政府立法的感知有效性对隐私顾虑的影响。此外,本文的研究结果也为移动APP的服务提供商、相关行业机构和政府部门,对如何鼓励有隐私顾虑的用户披露个人信息提供一些启示与建议。
-
-
华菡纯;
张田雯月;
陈雅菁;
彭瑾瑜
-
-
摘要: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以用户信息为导向的企业不断增多,在平台竞争者繁多的情况下,如何平衡企业对用户信息收集和用户隐私保护之间的矛盾,提高获取用户信息的能力以创造更多商业价值是当前普遍关心的问题.本文结合S—O—R模型和用户感知风险—收益理论,通过问卷调查方式进行实证分析,探索用户信息披露行为过程.研究发现,分配公平和信息敏感均会不同程度的影响用户感知,从而作用于用户的信息披露行为.
-
-
庄明明;
李善民;
梁权熙
-
-
摘要:
利用2006~2019年间A股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考察了连续并购对公司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连续并购显著增加了公司未来股价发生崩盘的风险,并且公司内部的代理冲突对二者的关系具有强化作用.对作用渠道的研究发现,发生连续并购的公司通过延迟对坏消息的释放增加股价崩盘风险.进一步地,媒体关注度提升、聘任国际"四大"审计师或有境外机构投资者持股能够缓解二者的正向关系.此外,当连续并购中有异地并购或者多元化并购时,连续并购对股价崩盘风险的正向作用更强.
-
-
易会满
-
-
摘要: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已经2021年3月4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2021年第3次委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21年5月1日起施行。主席易会满2021年3月18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上市公司及其他信息披露义务人的信息披露行为,加强信息披露事务管理,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
-
-
刘琴
-
-
摘要:
本文以17家中国金融业上市公司2013年~2017年披露信息为样本,探讨影响金融业公司管理层实施盈余管理行为的因素.研究发现,上市公司负债比率越高,对资金的需求就更加紧张.对于此类公司的管理层而言,实施盈余管理所带来的预期收益明显大于所带来的风险及成本.结果表明:资产负债率较高或规模大的金融公司大多盈余管理程度较低.本文的研究结论为投资者以及相关报表使用者提供了经验证据.
-
-
-
-
-
-
摘要:
8月9日,股转系统披露了《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公开转让说明书信息披露指引第7号——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公司(试行)》,旨在满足差异化信息披露要求,规范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申请挂牌公司的首次公开信息披露行为,提高申请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针对性和有效性。保障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
-
魏木莲
-
-
摘要:
信息披露一直是P2P网贷行业投资人进行投资参考的重要依据.随着监管征求意见稿出台,行业进入调整期,但是信息披露方面进展缓慢,P2P平台对融资方信息披露普遍不完整.据了解,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拟进一步规范P2P信息披露行为,引导行业自律.
-
-
符庆丹
- 《中国医院协会病案管理专业委员会第二十四届学术会议》
| 2015年
-
摘要:
目的:从法律角度探讨病历信息披露中第三方利益与患者隐私权冲突.方法:从病历信息涉及第三方利益情形分析.结果:厘清使用的具体情形并依据"重要公益"和"必要性"对各方的冲突利益依轻重加以权衡和取舍,以明确各自权利的边界,决定各方的让渡程度.结论:患者个人利益应让渡于公共利益或受制于他人利益,但对公共利益的解释不能过于扩张.
-
-
符庆丹
- 《中国医院协会病案管理专业委员会第二十四届学术会议》
| 2015年
-
摘要:
目的:从法律角度探讨病历信息披露中第三方利益与患者隐私权冲突.方法:从病历信息涉及第三方利益情形分析.结果:厘清使用的具体情形并依据"重要公益"和"必要性"对各方的冲突利益依轻重加以权衡和取舍,以明确各自权利的边界,决定各方的让渡程度.结论:患者个人利益应让渡于公共利益或受制于他人利益,但对公共利益的解释不能过于扩张.
-
-
符庆丹
- 《中国医院协会病案管理专业委员会第二十四届学术会议》
| 2015年
-
摘要:
目的:从法律角度探讨病历信息披露中第三方利益与患者隐私权冲突.方法:从病历信息涉及第三方利益情形分析.结果:厘清使用的具体情形并依据"重要公益"和"必要性"对各方的冲突利益依轻重加以权衡和取舍,以明确各自权利的边界,决定各方的让渡程度.结论:患者个人利益应让渡于公共利益或受制于他人利益,但对公共利益的解释不能过于扩张.
-
-
符庆丹
- 《中国医院协会病案管理专业委员会第二十四届学术会议》
| 2015年
-
摘要:
目的:从法律角度探讨病历信息披露中第三方利益与患者隐私权冲突.方法:从病历信息涉及第三方利益情形分析.结果:厘清使用的具体情形并依据"重要公益"和"必要性"对各方的冲突利益依轻重加以权衡和取舍,以明确各自权利的边界,决定各方的让渡程度.结论:患者个人利益应让渡于公共利益或受制于他人利益,但对公共利益的解释不能过于扩张.
-
-
符庆丹
- 《中国医院协会病案管理专业委员会第二十四届学术会议》
| 2015年
-
摘要:
目的:从法律角度探讨病历信息披露中第三方利益与患者隐私权冲突.方法:从病历信息涉及第三方利益情形分析.结果:厘清使用的具体情形并依据"重要公益"和"必要性"对各方的冲突利益依轻重加以权衡和取舍,以明确各自权利的边界,决定各方的让渡程度.结论:患者个人利益应让渡于公共利益或受制于他人利益,但对公共利益的解释不能过于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