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坪自然保护区
佛坪自然保护区的相关文献在1994年到2022年内共计75篇,主要集中在林业、动物学、植物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5篇、专利文献426783篇;相关期刊34种,包括瞭望、人与生物圈、四川动物等;
佛坪自然保护区的相关文献由113位作者贡献,包括巩会生、赵纳勋、党高弟等。
佛坪自然保护区—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426783篇
占比:99.98%
总计:426858篇
佛坪自然保护区
-研究学者
- 巩会生
- 赵纳勋
- 党高弟
- 曾治高
- 王纳
- 曹庆
- 赵雷刚
- 雷鹏
- 刘红彩
- 宋延龄
- 张泽钧
- 王静
- 雍严格
- 任毅
- 刘新玉
- 岳明
- 张振华
- 李杰
- 辜天琪
- 郑晓燕
- 阮英琴
- 雍严格(摄影)
- 刘雪华
- 夏未铭
- 孙雅楠
- 张卫卫
- 张坚
- 张麦芳
- 曹李华
- 李静平
- 杨兴中
- 梁启慧
- 王学杰
- 王得祥
- 赵凯辉
- 赵德怀
- 郭荣
- 韦伟
- 高学斌
- 魏辅文
- CAI Xiao-li
- ZHAO Lei-gang
- 丁长清
- 东平
- 付沛
- 代海春
- 任文博
- 何发理
- 何念军
- 何祥博
-
-
孙亮;
张加龙;
何念军;
彭阿柳;
唐流斌
-
-
摘要:
为加强对秦岭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的保护,以陕西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域,2019年遥感数据作为数据源,选取高程、坡度、坡向、河流、植被覆盖度、主食竹、道路等7个因子,基于RS和GIS技术,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大熊猫栖息地适宜性综合评价体系,开展了大熊猫栖息地适宜性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大熊猫最适宜海拔分布区为1 300~1 900 m区域;最适宜坡度范围为5°~30°的缓坡;最适宜坡向为阳坡;佛坪自然保护区大熊猫最适宜栖息地面积占比58.38%,次适宜栖息地占比39.50%,不适宜栖息地占比2.12%,不适宜栖息地主要为远离河流的区域。建议日常管护中对大熊猫饮水区段划出一定的保护范围,严禁在河流两侧500 m范围内倾倒垃圾、排放污水,减少道路建设对大熊猫栖息地的干扰。
-
-
贺默
-
-
摘要:
2020年12月,陕西佛坪自然保护区的工作人员发现了一只受伤的野生大熊猫,它正一瘸拐地在山上缓慢地爬行。他们立即联系专家赶来救护,十几个人轮流将大熊猫抬下山,为它疗伤、喂食,日夜陪伴,悉心照顾。经过40多天的治疗,大熊猫终于康复。
-
-
刘红彩;
李永宝;
冯水园;
王纳
-
-
摘要:
外来物种入侵是自然保护区目前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为了探究哪些群落对外来入侵植物抵制作用更强以及群落可入侵性与物种多样性的关系,选取陕西佛坪自然保护区进行群落调查.分别在林下(受干扰较弱)和路边(受干扰较强)生境随机选取2 m×2 m的小样方,调查记录样方中入侵物种、外来物种和本地种的数量;计算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入侵种多度占总多度比例,并以其表征群落可入侵性;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比林下和路边生境可入侵性、用线性回归分析群落可入侵性与物种多样性的相关关系.结果显示,共发现13种外来植物,其中11种属于入侵植物;多种因素影响群落可入侵性,其中群落受到的干扰越强,对入侵物种抵抗力越弱;物种多样性与可入侵性之间没有必然联系.
-
-
CAI Xiao-li;
ZHAO Lei-gang
-
-
摘要:
采用参与式评估(PRA)和生态保护知识K A P研究方法,对佛坪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社会经济状况和居民的野生动物保护意识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保护区周边社区经济结构单一,对自然资源依赖性高;社区居民文化水平较低,自然保护知识匮乏,野生动物保护意识不强,不良传统习俗和生活习惯等是威胁保护区野生动物保护的主要因子.
-
-
-
-
雷鹏;
李杰;
张麦芳;
张振华;
曹李华
-
-
摘要:
以踏查和样地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佛坪国家自然保护区森林虫害种类及其为害程度和为害方式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保护区内林木害虫有49种,其中森林危险害虫12种,新发现害虫1种;危险害虫一般危害程度较轻,常见害虫危害程度轻微,寄主面积小,新发现的害虫——山茱萸粘叶蜂为害程度轻.根据调查结果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管护措施.
-
-
-
吴华群
-
-
摘要:
在分析陕西佛坪自然保护区具有知名度高、区位与交通优势明显、生物资源丰富、森林景观资源多样、山水资源奇秀、人文资源丰厚等生态旅游资源优势,现阶段生态旅游活动发展现状及生态旅游开发者与环保人士沟通交流不够、规划设计和服务设施不完善、管理缺乏系统性专业性和透明性等终止原因基础上,提出了树立正确自然资源保护与生态旅游互惠发展理念,制定科学合理、切实可行并具有前瞻性和针对性的生态旅游规划,健全机构、完善制度、落实责任、实行生态旅游规范化管理,改善生态旅游管理手段等消除先前负面影响,实现保护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
-
赵雷刚;
王纳;
张麦芳
-
-
摘要:
采用问卷调查方法,调查研究了游客对佛坪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自然景观的需求及满意度,结果显示,本保护区游客以教育程度较高者、青壮年、机关事业单位及公司职员、收入较高者和省内游客为主体;游览动机主要为亲近大自然和观赏大熊猫等野生动物,游客对大熊猫等野生动物最感兴趣,有几乎一半者在本区旅游超过3次,选择夏季旅游者为94.2%;对野生动物和植物认识1~5种的游客比例都最高;86.9%的游客希望观赏野生动物,92.0%的游客非常希望获得森林生态知识;认为野生动物资源、野生植物资源丰富和非常丰富的比例之和分别为84.0%和91.0%、认为不丰富和极不丰富的比例之和都不超过5.0%,对自然景观满意(41.0%)比例最高,非常不满意的比例(2.0%)最低,满意和非常满意的比例之和为53.0%;本保护区生态旅游在大熊猫等野生动物以及森林等资源或景观方面具有优势,对社会与经济地位相对较高、热爱大自然、有野外生态旅游与探险偏好的旅游者具有较强的吸引力.本调查结果可以为佛坪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规划、产品与线路设计、服务设施配置、宣传推介等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