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电压治理
低电压治理的相关文献在2011年到2022年内共计215篇,主要集中在电工技术、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农业工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6篇、会议论文9篇、专利文献116571篇;相关期刊53种,包括中国科技投资、科技与企业、电工技术等;
相关会议9种,包括2011年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年会、2016年KGE杯智能配电与智能充电新技术与应用交流会、2016输变电年会等;低电压治理的相关文献由717位作者贡献,包括范建华、易刚、马凯等。
低电压治理—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16571篇
占比:99.93%
总计:116656篇
低电压治理
-研究学者
- 范建华
- 易刚
- 马凯
- 刘念
- 周明勇
- 周罗浩
- 朱志强
- 杨艾竹
- 王胜利
- 赵阳
- 郭翀
- 陈恳
- 陶炼
- 徐鹏飞
- 张鹏程
- 于瑞
- 卢松林
- 宁振
- 张颖佳
- 张作超
- 李健勋
- 王亮
- 严伟东
- 孟晓芳
- 徐拥华
- 施中郎
- 朱云祥
- 李践
- 李陟峰
- 王建成
- 袁中华
- 钱仲文
- 顾志伟
- 黄宏和
- 刘庆杰
- 宁志毫
- 安义
- 张可人
- 戚沁雅
- 曹乾磊
- 李广琛
- 欧家祥
- 欧阳文华
- 王俊
- 王慧
- 王扬
- 王灿
- 王立地
- 王绪利
- 王蓝苓
-
-
-
侯保清;
王健;
李毅;
王萍;
路璞
-
-
摘要:
配电网直接和电力用户相连,其供电质量和客户的用电满意度息息相关。低电压问题是配电系统中的常见电能质量问题,加强对配电网台区内低电压治理及电能质量的综合优化,对于提高电力企业的优质服务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详细分析了配网台区出现低电压的原因,以及治理低电压的方法,并介绍了配网台区电能质量解耦综合优化技术,同时阐述了现代通信技术和物联网技术在电能质量优化装置开发中的应用,对于提高配电网台区内电能质量的管理技术水平具有一定的价值。
-
-
无;
刘汉金(摄);
邱良茂(摄);
陈士钊(摄);
陈江业(摄);
丁建杰(摄);
郭峰(摄);
肖春平(摄)
-
-
摘要:
图12021年12月27日是贵州绥阳县遭受风雪灾害袭击的第二天。贵州电网遵义绥阳供电局的抢修人员穿梭在一个个山头间,迎着风雪、沿着线路分头仔细排查。他们心中只有一个目标,就是早点为人民群众送上电。图2国网江西赣州市会昌县供电公司扎实开展低电压治理,通过配电网自主实施项目累计治理消除低电压2380户;大力开展配电线路降跳闸综合治理,已完成10 kV及以下线路整治20条,惠及全县6.82万户客户,共消除6960条缺陷隐患,确保"双节"期间供电安全可靠。
-
-
孙元凯
-
-
摘要:
1台区产生低电压的原因(1)随着农村经济长足发展,村民建房增多,线路供电半径增大,末端负荷增加,未新增台区前用电负荷大量接入,致使末端电压低,造成台区低电压。(2)三相负荷不平衡造成低电压。低压三相系统中存在单相供电,且一些台区单相重载,导致三相不平衡,这是农村低压线路低电压的重要因素。
-
-
杨家全
-
-
摘要:
特约专栏寄语为达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全面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在源网荷储等领域的核心技术攻关与示范建设,针对含分布式光伏和储能的主动配电网成为研究的热点,也取得较多成果。针对光伏和风电的出力特性与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也开展了广泛研究,取得不少进展和成果。本专栏重点展示了光伏-储能等新型电力系统元素与传统配电网的融合与协同控制技术,特别是光储协同在支撑配电网运行控制、低电压治理等方面的技术方法与策略;光伏和风电的出力特新及并网对电网安全稳定的影响研究,对新型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提供技术指导。
-
-
丁天祥;
杨黎晖;
王淑娴
-
-
摘要:
针对电网薄弱的城郊和偏远农村供电线路长、馈线末端电压偏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光储系统协调的控制策略以抬升配电网末端线路电压。该策略中的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通过光伏侧DC/DC变换器实现最大功率点跟踪(Max Power Point Tracking,MPPT)和限功率相结合的控制,使光伏所输出的有功功率能有效进行电压补偿而避免过电压;储能系统通过储能侧双向DC/DC变换器实现对光伏波动功率的平抑,使光储系统为配电网提供稳定的电压支撑;在光储系统输出有功功率有限的情况下,采用无功协同调压策略,以提高光储系统的调压能力。最后,利用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验证所提协调控制策略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
-
刘旭鹏;
马楠;
李海波;
王甲龙;
秦榛
-
-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电力负荷呈现出迅猛增长态势,给部分农网也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冲击,如导致农网配电线路末端容易出现低电压问题。其中10 kV线路存在的低电压现象不容忽视,针对该现象,以某地区存在“低电压”问题的10 kV线路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该地区低电压问题成因,然后结合国家对新能源大力发展的现状提出基于分布式风电的10 kV线路低电压治理措施,最后通过算例分析,验证利用分布式风电解决10 kV线路低电压问题的可行性。
-
-
尹忠魁
-
-
摘要:
本文就农村低电压治理与农网改造升级规划展开相应论述,并提出些许观点与建议.首先对阻碍两部分内容顺利开展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如管理体制不清晰和基础设施待强化等,都会影响到原定计划的实施效果.随后阐述了四点治理与改造升级对策,包括明确低电压治理重点与方向、建立健全的农网管理体制、合理规划电网线路及装置和加强电网系统维护力度,希望能对有关人士的研究提供有利参考.
-
-
鲁鹏飞
-
-
摘要:
电力线路配网管理和低电压治理均是电力工程日常管理工作的重难点,若管理质量不佳势必会影响整个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因而必须始终给予电力线路配网管理和低电压综合治理工作高度的重视。本文先对电力线路配网管理问题和低电压产生原因作系统的分析探讨,进而提出落实好电力线路配网管理和低电压综合治理的措施。
-
-
姚宗溥;
马崇伟;
吉庆文;
陈益;
贾利利
-
-
摘要:
农村配电距离长,线损大,其导致的线路中端和末端电压不足是目前农村电网的主要难题.设计了一种自耦型农网低电压补偿变压器,该变压器将二次侧串联入主电路,只需要提供该节点的缺失电压即可达到低电压治理的效果,变压器容量小、成本低,可在同一线路多个节点进行配置.各相二次侧分接头由IGBT控制独立,可以治理三相电压不平衡.最后对补偿变压器进行了数字仿真校验以及数字物理混合实验校验,证明了该方法能够保证线路各节点的电能质量,同时与其他低电压治理方法的经济性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补偿变压器具有较高的经济性.
-
-
祖强;
伍鹏;
李旭伟
- 《福建省电机工程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
| 2017年
-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部分农村配电网已不能满足负荷增长的需要,特别是偏远山区部分零星用户远离配电变压器,存在低电压现象.若采用新增配变布点解决零星用户低电压问题,投入产出比显著失衡.本文对常规的各种低电压整治措施进行优缺点分析,提出了将偏远的单相220V低压供电线路改接为380V线路,在改接后的380V线路末端安装380/220V单相调压装置向用户供电的低电压治理的新方法,该方法有效地提高了低压线路供电能力,解决了零星用户低电压问题,且投资约为新增配变布点措施的5.7%,既履行了国网公司社会责任,又解决了投入产出比显著失衡问题,社会经济效益较大.
-
-
胡斌;
叶斌;
任曦骏;
王绪利;
代磊
- 《第二十五届华东六省一市电机工程(电力)学会输配电技术研讨会》
| 2017年
-
摘要:
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部分地区农网供电能力不足的问题凸显,台区低电压现象严重.针对目前低电压治理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TOPSIS的台区低电压治理措施优选评价方法,首先构建了台区电压评估指标体系,并以电压指标改善率评估台区电压的改善效果;在传统TOPSIS方法的基础上,基于层次分析将专家经验量化为相应的特征向量,并引入目标决策矩阵形成方案集的正、负理想解,通过计算各项治理措施与正、负理想解的距离及相对贴近度,判断方案的电压改善效果.对存在低电压问题的某地区实际台区进行分析,算例结果验证了本文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
-
-
-
高涛
- 《2016年KGE杯智能配电与智能充电新技术与应用交流会》
| 2016年
-
摘要:
随着农村及城镇居民用电负荷不断增长,负荷的峰谷差也越来越大,供配电系统的调压问题变得越来越困难,电压过低的问题经常出现,尤其是度夏度冬及春灌秋收负荷高峰期更为严重,已影响到农村居民的正常生产生活,农村低电压是当前电网亟待解决的问题.产生低电压后,怎么治理是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是盲目进行线路、设备改造么?答案是否定的,低电压治理措施分为管理措施和技术措施,优先采用管理措施治理.按照"先管理、后工程"、"一台区、一方案"的思路,科学制定治理方案进行治理.同时加强与电网发展规划和地区发展规划衔接,根据"低电压"程度,区分轻重缓急优化管理治理措施,提高治理有效性,防止低效、无效投入.
-
-
陈津;
栾庆宏;
马凯
- 《2016输变电年会》
| 2016年
-
摘要:
农村配电网中普遍存在末端电压偏低的情况,主要原因是由于配变容量小、配电变压器至用电负载的距离过远、负荷功率因数过低、三相负荷分配不平衡、谐波电流太大、配电变压器输出分接头调节不合理等造成.由此解决低电压方法很多,本质解决方案为电网结构升级改造,本文介绍的是除此之外其它治理低电压的技术手端,着重对新型末端电压稳定装置的特点进行了相关介绍,与传统调压装置进行了对比,并针对传统调压装置在使用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通过采用新型末端电压稳定装置来提高装置整体性能,以应对智能化电网发展的需求.
-
-
陈佳黎;
周虎;
鲜龙;
吴丽珍
- 《甘肃省电机工程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
| 2016年
-
摘要:
通过对农网低电压和三相不平衡问题的研究,分析了目前解决农网低电压和三相不平衡措施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种分序叠加调节法.以最简单的单线路农网为模型,在其结构的基础上得到相应的等效电路,并对该等效电路进行相应的潮流分析,从而揭示出电压损耗和功率损耗与无功功率之间的关系.利用潮流分析的结论确定了先不考虑电网三相不平衡影响的调节法调节原则,同时引入调节限定曲线以配合该调节法.然后再在此基础上考虑三相不平衡的影响,结合已经提出的平衡网络下的调节法和对称分量法,得到适用于解决三相不平衡农网低电压问题的分序叠加调节法.最后将该分序叠加调节法实际应用于平凉市西华供电公司,试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解决三相不平衡农网低电压问题的有效性.
-
-
吴克胜;
周瑜;
盖大忠;
朱爱珍
- 《青海省电机工程学会第六届中青年科技学术论坛》
-
摘要:
配电网"低电压"是关系千家万户生活质量的民生问题,本文通过对青海配电网"低电压"问题现状的综合分析,指出了青海配电网低电压问题产生的由来,并分别提出了从源头(电源布点)、中间环节(变电站、配电线路)及末端(配电台区、低压配网)进行治理的一些思路.另外,本文也对目前配电网低电压治理新技术进行了简单介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