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网
农网的相关文献在1995年到2022年内共计1959篇,主要集中在电工技术、工业经济、经济计划与管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585篇、会议论文34篇、专利文献117974篇;相关期刊414种,包括供电企业管理、农电管理、农村电工等;
相关会议12种,包括宁夏电机工程学会2010学术年会、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分会自动化专委会2008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2008年电力信息化高级论坛等;农网的相关文献由3007位作者贡献,包括本刊编辑部、易刚、刘念等。
农网—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17974篇
占比:98.65%
总计:119593篇
农网
-研究学者
- 本刊编辑部
- 易刚
- 刘念
- 安松柏
- 陈恳
- 刘宏
- 张斌
- 盛万兴
- 苏昕
- 赵阳
- 周明勇
- 周罗浩
- 喻子易
- 朱志强
- 李伟
- 杨艾竹
- 王胜利
- 王超
- 王飞鹏
- 郭翀
- 陈卫勇
- 陶炼
- 马凯
- 吴云峰
- 夏振雨
- 张勇
- 张长营
- 李鹏
- 王艳
- 钱堃
- 陈从颜
- 黄琴丽
- 严文交
- 周凤灵
- 姜立岳
- 张俊
- 张军照
- 张力
- 张振远
- 张磊
- 张福东
- 支长义
- 李建
- 李强
- 李楠
- 李民
- 李进
- 杜清华
- 林庆金
- 毕启亮
-
-
姚天宇;
李勇;
乔学博;
韩宇;
矫舒美;
曹一家
-
-
摘要:
智能软开关(SOP)为促进配电网高渗透率光伏消纳提供了新的思路,为此将农网安全边界纳入配电网规划模型进行分布式光伏(DPV)准入容量优化研究。推导并分析考虑农网网损的改进安全边界模型,并提出其线性表达式;阐述SOP原理并建立应用于配电网规划的SOP数学模型;以DPV准入容量最大为目标,提出考虑改进安全边界和主动管理策略的DPV与SOP有功-无功协同优化配置模型;引入线性化近似将SOP模型等进行线性化,将原模型转化为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并采用GAMS进行优化求解。最后,基于某农网51节点算例验证所提模型和方法的有效性和正确性,并分析安全边界、主动管理措施、SOP容量对DPV最大准入容量的影响。
-
-
-
席曦
-
-
摘要:
城镇化建设的步伐随着持续发展进步的经济社会而不断加快,农村电网问题逐渐显现出来,升级改造农网作业是有效提升我国城镇化建设速度的基础,从设计规划的角度来看,要想使得我国农网更加智能、高效与规范,必须将农网改造水平进行全面提升,综合规划农网改造项目。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农网改造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
-
-
乐洪添
-
-
摘要:
1农网频繁停电的原因1.1恶劣天气诱发停电线路在设计中应对恶劣天气措施存在一定的不足,导致出现频繁停电问题。特定线路区域范围内老旧线路多,受施工难度、地理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导致线路状况较差的,一旦出现恶劣天气就会导致出现停电等问题。例如,在雷电雨雪天气时会造成大规模频繁停电问题。
-
-
刘文静;
付传雄;
程鹏飞
-
-
摘要:
农村经济高速发展使得农村用电量急剧增加,而农网设备陈旧,严重制约了农民生产生活用电,国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人力和设备进行农网改造,同时出台一系列“惠农政策”,促进农民电力消费。农村电网效益评估是农网建设与改造验收的重要一环,也是考核“电力惠农”政策实施效果的重要手段。农网改造及“电力惠农”政策最终影响的是农民的生产生活,由此入手,提出运用两阶段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对农网进行效益评估计算。以某地区农网多年实际运营情况,以及农民生产用电情况进行效益评估,仿真实例证明,运用两阶段DEA将过程拆分后计算的效益值比整体进行效益评估更具参考性,可有效评估农网改造后电网效益,以及“电力惠农”政策对农民产生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
-
白瑞
-
-
摘要: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农网配电线路的建设与运行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重大发展机遇,采取何种方法与策略全面提升农网配电线路运行及维护管理成效,成为业内广泛关注的焦点课题之一.本文首先介绍了当前农网配电线路运行常见故障,并结合相关实践经验,分别从绝缘子防污处理、配电线路防风处理以及电气设备防雷击处理等多个角度与方面,探讨了农网配电线路运行维护的关键技术.
-
-
及翠婷;
王佳君
-
-
摘要:
基于5G(5th-Generation,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网络背景,根据电网差异化场景定制、多种类数据承载需求,以网络切片架构原理和实现技术为起点,重点针对农村网络(农网)智能监控中覆盖范围存在盲区、信息传输无法实时同步、视频清晰度欠佳等常见问题,提出一种多元化信息的切片传输方案,详细阐述方案原理架构及实现思路.通过对新方案应用下的农网在传输速率、画面质量、传输延时、网络吞吐量、覆盖范围等指标的具体分析,最终证实基于网络切片技术的农网传输承载方案,在网络的稳定性、安全性、有效性等方面有着更优的应用效果.
-
-
鲜龙;
王晓兰;
张晓英;
吴丽珍
-
-
摘要:
该文针对现有农网低电压解决措施鲁棒性较弱的问题,对农网进行了数学建模,并以几何特性的角度对其模型进行分析,同时考虑了农网系统电流与电压的限制特性,在综合分析各限制圆对系统运行范围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限制圆特性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通过限制圆特性的几何关系寻求最佳的网侧运行电压,以增大系统的可运行范围,增强农网低电压解决措施的鲁棒性.最后通过实际应用验证了该控制策略在提高农网低电压解决措施鲁棒性方面的有效性.
-
-
朱政
-
-
摘要:
农网升级改造是重要的民生工程,关系到乡村振兴,关系到千万农民群众的切实利益.针对农村电网存在供电能力不足、重过载、成片电压低等一些突出问题,应不断加快农网升级改造,建成结构合理、技术先进、安全可靠、智能高效的现代农村电网,扎实做好服务提升,全力抓好"三农"领域供电保障,对推动农村经济建设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
-
李强强
-
-
摘要:
某49.5MW风电工程为加快工程建设进度,在外送线路未完工的状况下采用10kV施工农网电源倒送至风电机组开展动态调试的方案,确保了在2020年度风电场全容量并网运行,享受到国家新能源补贴.文章通过分析出风电机组动态调试过程中的危险点、危险源及可能存在的问题、隐患,制定相应预控措施,为风电场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提供理论基础.
-
-
-
-
-
郭金泉
- 《中国农村电气化学术研讨会》
| 2001年
-
摘要:
农网配电线路工作停电时间长,影响供电量的主要原因是办理工作票、工作班、工作票签发、工作许可、工作现场四点往返路程长.不办票工作,严重建章,安全无保障.农电吵了十几年,尚无两全之策.磁县经近几年摸索,制订了《配电线路工作现场规程》,采用了委托工作许可人的办法.
-
-
-
杨鸿刚
- 《宁夏电机工程学会2010学术年会》
| 2010年
-
摘要:
分析农村配电网实行配网自动化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以贺兰县为例,从配网网架结构、设备水平、运行管理模式等实际情况出发,结合智能电网建设,阐述农村配电网自动化建设的内容以及相关技术要求.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