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传导效率

传导效率

传导效率的相关文献在1995年到2023年内共计99篇,主要集中在财政、金融、工业经济、贸易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4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65145篇;相关期刊59种,包括决策探索、思想战线、合作经济与科技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燃气分会应用专业委员会、燃气供热专业委员会、商用燃具委员会2017年年会 等;传导效率的相关文献由163位作者贡献,包括何凌云、刘传哲、孙刚等。

传导效率—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4 占比:0.11%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65145 占比:99.89%

总计:65220篇

传导效率—发文趋势图

传导效率

-研究学者

  • 何凌云
  • 刘传哲
  • 孙刚
  • 宋延林
  • 崔峰
  • 方贤威
  • 江雷
  • 王景明
  • 翟锦
  • 范利宁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赵一衡; 刘思含
    • 摘要: 本文选取政策利率、市场基准利率和贷款利率的代表变量,基于2016年1月-2020年12月的日度数据,构建向量自回归模型,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方法分析我国贷款利率传导效率。结果表明,在第30号公告实施以后,政策利率可以有效传导至LPR,LPR可以有效传导至贷款利率,LPR改革提升了我国贷款利率传导效率
    • 任涛
    • 摘要: 文章深入分析了宽货币与宽信用的内涵,并详细阐述了宽货币向宽信用传导的基本逻辑,提出传导效率取决于宽货币的持续性与力度、信用中介的供给约束以及信用扩张主体的需求与意愿等因素,率取决于宽货币的持续性与力度、信用中介的供给约束以及信用扩张主体的需求与意愿等因素,认为当前宽信用效果已有初步呈现,但尚未完全显现,后续仍应通过宽货币的持续发力、政策层面的适度调整等方式为宽信用效果的持续呈现创造适宜的环境。
    • 蔡燕华
    • 摘要: 本文以无锡市全辖金融机构人民币公司贷款投放利率为样本数据,探讨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改革后贷款利率传导机制及传导效率,得到LPR改革后无锡市全金融机构人民币公司贷款投放利率与金融市场利率的相关性明显提高的结论。在此基础上,本文通过走势图进一步分析了LPR改革对无锡市不同类型金融机构人民币公司贷款投放利率的影响。最后,讨论LPR改革的现实意义并阐述下一步研究方向。
    • 王雷; 孙俊; 王有鑫
    • 摘要: 当前,我国货币政策调控框架正在从以数量型为主向价格型为主转变,处在新旧调控框架的破立之间,转型方向明确但价格型中介目标悬而未定.本文在一个统一的框架内实证检验了广义货币供应量M2、社会融资规模和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的传导效率.研究发现,数量型中介目标仍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广义货币供应量M2和社会融资规模分别在调控物价和产出方面具有比较优势,能够形成互补效应;而LPR利率作为潜在价格型中介目标虽然可控性有余,但相关性不足,调控物价和产出效力均不佳.本文认为,在新旧调控框架的破立之间,应当继续发掘数量型调控的积极作用,同时加快培育价格型中介目标.
    • 盛松成; 蒋一乐; 何雨霖
    • 摘要: 健全利率传导机制是我国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的重要任务。作为利率传导的起点,操作利率的选择应适应我国金融结构调整和改革开放的发展需要。本文建议,我国应以稳定整体货币市场流动性为操作目标,构建多利率的操作体系,从而稳定短期利率预期,提高政策利率向货币和金融市场利率的传导效率
    • 刘云生
    • 摘要: 为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提高利率传导效率,推动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2019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决定改革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形成机制。本文对南京地区金融机构落实LPR改革的实践情况进行研究,结果显示:LPR改革提高了贷款利率与市场利率的联动性,有效推动了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下降,但政策传导效率在不同机构和企业间存在明显差异,金融机构的负债端成本影响了传导效率的提升。本文认为,有必要进一步完善金融机构内部管理体系,加强金融机构负债端成本控制,推动配套制度及产品的完善,促进改革成效的持续提升。
    • 白严
    • 摘要: LPR报价机制改革有助于提高利率传导效率、推动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是实现“利率并轨”的重要一步,如何充分发挥银行在利率传导中的媒介作用是LPR报价改革取得成效的关键。文章基于对我国当前利率传导机制的理解,及对银行负债来源和成本构成的分析,从银行负债角度出发探讨能够充分发挥银行积极性、优化利率传导效率、有效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的可行路径。
    • 杨蓓
    • 摘要: 本文根据2006年-2017年的月度数据,实证检验了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及其传导效率.结果表明:在货币政策传导的第一阶段,汇率机制的传导效果不显著.货币政策传导的第二阶段,人民币贬值对于我国经济存在促进作用.
    • 王冰冰
    • 摘要: 文章首先构建新凯恩斯DSGE模型从理论上模拟了我国政策利率传导的基准效应,然后构建SV-TVP-VAR模型实证研究了利率市场化进程中传导的时变效应并根据基准效应计算了传导效率.DSGE理论模拟结果显示,在理想的情况下政策利率可以传导至产出、价格、消费、投资等变量以及影响劳动力市场和工资水平,同时理想的政策利率传导没有时滞效应.从持续期来看,政策利率冲击对产出、价格、消费、投资、劳动力需求等变量的调控效果在中长期趋于收敛,但对工资的影响并没有表现出收敛趋势.基于SV - TVP - VAR模型的实证结果表明,我国政策利率对产出、通货膨胀率、消费、投资变量均产生了良好的逆周期调控效果,对通货膨胀率、消费和投资的调控存在一定的时滞效应.综合两个模型结果的进一步分析表明,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政策利率对产出、通货膨胀率、消费、投资的传导效率不断提升,1996 -2019年对四个变量的传导效率分别由43%、27%、18%、52%上升至86% 、36%、54%、95%.文章推断,所有制差异和利率双轨制可能是现阶段制约传导效率提升的两大问题,应以破解利率双轨制逐步取消存贷款基准利率为抓手推进利率市场化,形成政策利率向市场基准利率再到货币市场、债券市场、信贷市场利率的联动传导机制,同时通过国有企业改革打破预算软约束,弱化信贷方面隐性担保的体制优势,使得所有市场主体真正对利率变动敏感,政策调控可以更加顺畅地传导至实体经济.文章的边际贡献在于综合理论模拟和实证研究为利率传导效率和利率市场化分析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 冼海钧; 王东刚; 罗冬泉; 赵玲艳; 王俞雯
    • 摘要: 2019年以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改革稳步推进,LPR下行传递至贷款市场效率明显提高,且贷款实际利率下降幅度明显大于LPR下降幅度.但我国金融机构异质性明显,利率传导效果存在差异性.为此,本文在梳理LPR改革和利率传导机制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归纳不同类型金融机构定价行为的基本特征,发现当前利率市场化进程中仍存在两个隐性"双轨",其中内部定价能力差异是不同类型金融机构之间形成隐性"双轨"的根本原因.实证结果表明:金融机构定价能力越强,央行货币政策操作向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传导效率越高,国有商业银行传导效率较高,地方法人机构的传导效率较低.最后,本文从健全我国新的基准利率体系、全面优化利率传导机制、疏通不同类型银行内部传导机制、完善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建设等四个方面提出利率并轨的路径选择.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