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信息产权
会计信息产权的相关文献在1998年到2018年内共计79篇,主要集中在经济计划与管理、财政、金融、法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7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320690篇;相关期刊51种,包括当代经济、经济论坛、生产力研究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2006年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2006年年会暨第19次理论研讨会等;会计信息产权的相关文献由72位作者贡献,包括苏强、杜兴强、罗瑶等。
会计信息产权—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320690篇
占比:99.98%
总计:320769篇
会计信息产权
-研究学者
- 苏强
- 杜兴强
- 罗瑶
- 董雪艳
- 贺密柱
- 严艳
- 佟爱琴
- 吴泗宗
- 孙志梅
- 彭玉龙
- 李文辉
- 汪洋
- 王雄元
- 蔡晓净
- 谢诗芬
- 郝玉君
- 郭庆
- 閤晓林
- 侯艳蕾
- 傅晓敏
- 刘新仕
- 刘昌胜
- 刘肖阳
- 刘鹤
- 吴俊英
- 周欣宇
- 周爽爽
- 娄桂莲
- 孔红枚
- 孔龙
- 孙莹
- 张勤
- 张长江
- 张霆军
- 慕连义
- 戴新民
- 敖菁华
- 方守卫
- 智贵鹏
- 曾繁荣
- 朱宪华
- 李倩
- 李凤萍
- 李端生
- 李西明
- 李高伟
- 武丽
- 武锐锋
- 江金锁
- 池玉莲
-
-
敖菁华
-
-
摘要:
会计信息产权在企业的价值分配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为其决定了会计信息质量,会计信息是具有产权属性的.股份公司的会计信息产权界定是以企业的所有权作为基础,会计信息产权的维护力量是会计管制和道德.根据基本的逻辑,会计信息的产权是由企业所有权、伦理道德、会计管制和声誉机制四种因素组合管理的.
-
-
朱宪华
-
-
摘要:
在我国国有企业中会计信息产权存在严重的畸形性现象,笔者针对这一问题,研究了会计信息产权存在的原因,包括剩余索取权的不可转让性、行政代理特点及独立升级机制的不完善性等,然后提出了共同治理的抑制模式,希望对国有企业的这一问题解决有帮助.
-
-
程素素;
赵海军
-
-
摘要:
文章综述了国内学者对会计信息产权的定义、产权归属和存续模式的不同观点,依据当前的研究热点,推断出会计信息产权研究的新动向将是面向会计信息市场化发展的会计信息确权及其价值评估研究,并认为大数据环境下我国会计信息产权研究的热点取向将是第三方平台市场下的会计信息产权价值交换机制研究.
-
-
-
-
-
-
娄桂莲
-
-
摘要:
会计信息失真的广泛性与严重性,使之已经成为理论研究的焦点.文章首先探讨实质理性与程序理性支配下真实会计信息的产生机理,以此为基础界定了会计信息失真.会计规则制定者、会计规则执行者以及会计信息使用者围绕着会计信息产权展开了激烈的博弈,各方力量对比与行为动机的不同促成了会计信息失真的产生;于是从规范各方行为角度提出了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政策措施.
-
-
王彦华
-
-
摘要: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深化以及会计信息市场的形成与发展,会计信息的商品属性日益凸显.本文通过研究和探讨会计信息产权问题,试图分析会计信息产权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我国企业会计信息产权问题的对策.
-
-
罗瑶;
董雪艳
-
-
摘要:
会计信息产权研究是用产权经济学理论研究会计学,与传统会计从纯粹技术层面研究会计信息有本质区别.当前国内对会计信息产权存在较大争议,本文阐述了国内会计理论界关于会计信息产权界定的必要性、会计信息产权的归属及会计信息产权界定的方法等观点,提出了分层次解决会计信息产权问题的建议,即以外部性强弱为标准划分会计信息类型,使会计信息产权界定问题得以分层次而有效的解决.
-
-
苏强
- 《2006年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
| 2006年
-
摘要:
企业合约中的会计信息产权,包括决定会计信息质量和企业价值分配取向的两组权利束,即供给控制权和需求索取权.通过有效的制度安排,完善产权结构,发挥产权功能,让非人力资本所有者与人力资本所有者分享会计信息产权,才能有效激励和监督产权主体,实现企业价值及合理分配.
-
-
刘新仕
- 《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2006年年会暨第19次理论研讨会》
| 2006年
-
摘要:
会计信息是企业资源的替代变量,是一种有价值的稀缺资源.会计信息产权缺失是导致信息供求失衡的根本原因.会计信息产权依附于企业的产权,是企业产权的延伸,企业组织形式的变革并未改变会计信息产权的私人性,只是改变了产权的行使方式.公众公司的会计信息表现为公共物品的特征只是一种表象,是现实条件下高额的交易费用所致,其本质属性仍然是私人性的.会计信息产权的私人性为信息的市场化交易创造了务件,而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为付费消费提供了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