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高龄孕产妇

高龄孕产妇

高龄孕产妇的相关文献在2003年到2022年内共计310篇,主要集中在妇产科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卫生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09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2211篇;相关期刊163种,包括家庭医药、中国妇幼健康研究、母婴世界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中国人口学会2017年会 等;高龄孕产妇的相关文献由492位作者贡献,包括吴玲梅、朱晓燕、俞梦春等。

高龄孕产妇—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09 占比:12.26%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4%

专利文献>

论文:2211 占比:87.70%

总计:2521篇

高龄孕产妇—发文趋势图

高龄孕产妇

-研究学者

  • 吴玲梅
  • 朱晓燕
  • 俞梦春
  • 华明清
  • 姚瑞
  • 张毅娟
  • 皮桂玲
  • 任帅
  • 冯秀丽
  • 刘敬超

高龄孕产妇

-相关会议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肖力; 张中阳
    • 摘要: 随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并鼓励生育三孩,我国高龄孕产妇逐渐增多,发生妊娠合并症、并发症等高危孕产妇数量不断攀升,孕期管理已越来越受重视。目前孕期管理主要方式是线下门诊孕检,孕产妇须多次往返医院就诊,排队等候时间长,时间精力耗费大,若遇到孕产妇身体状况不佳,还难以获取准确有效的监测结果。随着互联网医疗发展和便携式智能监护设备技术创新,互联网医疗与医用级智能监护设备可有效结合为孕产妇提供更密切的健康监测,提高异常情况检出率,减少并发症,提升孕期科学管理水平。
    • 蔡辉
    • 摘要: 目的探讨高龄孕产妇血尿酸水平对血液流变学等检验指标和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9年6月在该院进行产前检查及分娩的217例高龄孕产妇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正常高龄组,合并血尿酸升高的85例孕产妇为观察组(>320μmol/L),正常血尿酸水平高龄孕产妇(≤320μmol/L)132例纳入正常高龄组。选择同期200例适龄孕产妇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3组血尿酸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血糖指数、血脂指标、甲状腺功能指标、凝血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并记录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情况。将观察组按照血尿酸水平分为低(320~420μmol/L)血尿酸水平,比较不同血尿酸水平孕产妇的妊娠结局。结果在妊娠28~0.05)。观察组中,妊娠36~42周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和红细胞沉降率均明显高于妊娠28~<36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促甲状腺激素水平较其他两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高密度脂蛋白水平较其他两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脂蛋白a和D-二聚体水平较其他两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血尿酸水平的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为低血尿酸水平的1.20倍,而高血尿酸水平是低血尿酸水平的2.11倍。结论血尿酸水平不仅与血液流变学指标等指标有关,而且影响妊娠结局,对该类高龄孕产妇应加强管理和干预,以求改善妊娠结局。
    • 王丽琴; 樊杨; 郭玉峰; 刘思慧; 苏婧; 张娇; 刘亚妹
    • 摘要: 目的分析全面二孩政策后不同年龄段高龄孕产妇妊娠合并症、并发症及围产儿结局,探讨高龄对不良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分娩妊娠孕周≥28周的12733例产妇的临床资料及妊娠结局。依据孕产妇分娩时的年龄将其分成3组,即适龄组(22~34岁,10840例)、高龄A组(35~39岁,1433例)、高龄B组(40岁~,460例),比较3个年龄组的妊娠合发症、并发症及围产儿结局差异。结果A组、B组的产妇数量逐年增加(P<0.05),产后出血占比呈逐年上升趋势(P<0.05),剖宫产占比呈逐年下降趋势(P<0.05)。高龄A组、B组妊娠期糖尿病、前置胎盘、胎胎膜早破发生率高于适龄组(P<0.05)。妊娠期高血压、胎盘植入发病率高龄B组高于适龄组(P<0.05)。疤痕子宫发生率高龄A组高于适龄组(P<0.05),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甲状腺疾病发生率高龄A组和B组高于适龄组(P<0.05)。围生儿妊娠结局中极低出生体重儿、早产儿、新生儿转入重症监护室(NICU);新生儿先天畸形发生率高龄A组、B组高于适龄组(P<0.05),新生儿窒息发生率高龄B组高于适龄组(P<0.05)。结论临床医师必须加强孕期监督管理,并加强产科专业人员业务培训,采取合理有效措施以确保母婴安全。
    • 陈珏美
    • 摘要: 目的:分析高龄孕产妇接受围产期保健的效果及心理状态改善情况。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19年6月在余杭区良渚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产检的高龄孕产妇2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号分成对照组(给予常规围产期宣教)及观察组(给予围产期保健),各100例。观察并分析临床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分娩态度和分娩知识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护理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抑郁、焦虑状态评分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高龄孕产妇围产期保健,临床护理效果显著,心理状况明显改善。
    • 陈静; 李云霞; 陈宇宁; 李仁华
    • 摘要: 目的探讨高龄孕产妇阴道微生态状况及其妊娠结局,为减少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1—12月在该院产科住院的213名高龄(分娩年龄≥35岁)孕产妇作为高龄组,选择同期在该院产科住院的975名非高龄(分娩年龄<35岁)孕产妇作为非高龄组,比较2组的孕次、产次、早产(孕周<37周)率、绒毛膜羊膜炎、胎膜早破、产褥期感染发生率;比较2组新生儿窒息、感染发生率;比较2组的微生态平衡率、清洁度异常率、白细胞酯酶阳性率、乳杆菌缺乏率、滴虫性阴道炎检出率、霉菌性阴道炎检出率和细菌性阴道炎检出率。结果高龄组孕产妇早产、绒毛膜羊膜炎、胎膜早破和产褥期感染的发生率高于非高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组新生儿窒息和感染发生率高于非高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高龄组孕产妇阴道微生态平衡率低于非高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高龄组孕产妇阴道清洁度异常率、白细胞酯酶阳性率、乳杆菌缺乏率和细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霉菌性阴道炎的检出率均高于非高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孕产妇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高于非高龄孕产妇,且高龄孕产妇比非高龄孕产妇更易出现阴道微生态失衡现象。
    • 张艳娟
    • 摘要: 目的研究孕前优生指导配合孕产期科学、规范化干预在高龄孕产妇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110例本院建卡的高龄孕产妇,根据孕产期采用的干预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5例。研究组采取孕前优生指导配合孕产期规范化干预,对照组采取常规孕期保健。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剖宫产、全母乳喂养、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疾病及心理筛查阳性。结果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9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4.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剖宫产率、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疾病发生率及心理筛查阳性率均低于对照组,全母乳喂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孕产妇采用孕前优生指导配合系统、全面、个性化的孕期保健,利于并发症预防,改善妊娠结局,降低剖宫产率,提高母乳喂养率,改善负性情绪,促进产后康复,值得大力推广。
    • 彭晓鹰; 李爱红
    • 摘要: 目的:探讨生育政策调整后高龄孕产妇围产期风险的特点,提出降低风险的措施。方法:采集2020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在上海市闵行区中心医院妇产科住院分娩的3660例孕产妇的临床资料,根据孕产妇分娩时年龄分组,≥40岁为高龄1组,35~39岁为高龄2组,0.05)。三组巨大儿出生率分别为11.77%、9.68%、4.33%,早产儿出生率分别为13.24%、10.53%、4.49%,高龄1组和高龄2组显著高于适龄组(P<0.001)。三组新生儿窒息率分别为7.35%、6.95%、3.43%,高龄2组与适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孕产妇的妊娠期合并症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增加,应尽早进行预防及干预,多科协作制定孕期保健管理方案,降低高龄孕产妇尤其是40岁以上的围产期风险,改善围产儿结局,确保母婴安全。
    • 吴红娟
    • 摘要: 目的:探究不同年龄段高龄孕产妇临床特点与妊娠结局.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20年7月我院高龄产妇(35岁以上)3049例及同期分娩的非高龄产妇6098例的临床资料及妊娠结局.以产妇年龄为界限分为三组分别为高龄1组(四十岁以下)、高龄2组(四十岁以上)及对照组(三十五岁以下),分析三组的基本资料,探究孕妇年龄与各妊娠期风险的关系.结果:高龄1、2组的胎儿染色体异常及胎儿畸形发生率远高于对照组,且高龄2组要高于1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妊娠期高血压发生率高龄2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年龄越大胎膜早破发生率越低,其他妊娠并发症及合并并发症发生率高龄1、2组均高于对照组.高龄1、2组剖宫产率高于对照组,出血率最高为高龄1组,手术助娩率最低为高龄2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妊娠不良结局随着年龄的增加风险增大,进一步细化高龄产妇的管理,及时采取措施降低不良结局发生率.
    • 盛晴; 赵扬玉
    • 摘要: 随着社会工业化程度提高和全面二孩政策实施,高龄妊娠孕妇数量逐年增加.高龄为孕前及妊娠期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可导致母儿不良妊娠结局和近远期并发症发生.本文仅就高龄孕妇的血糖筛查和干预管理问题进行分析讨论.
    • 吴朝杏; 陈惠丽; 轩妍
    • 摘要: 目的:对海口地区高龄孕产妇孕晚期、产后抑郁症发生情况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月海口地区接受产前检查的孕晚期高龄孕妇为研究对象,分别在孕晚期、产后2个月、产后4个月时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评估抑郁状态,分析孕晚期及产后发生抑郁的相关因素.结果:5434例高龄孕产妇纳入本研究.抑郁发生率孕晚期为12.7%(690/5434)、产后2个月为2.4%(128/5434)、产后4个月为1.9%(102/5434),抑郁发生率孕晚期高于产后(P<0.05).EPDS评分孕晚期(11.25±3.01分)与产后2个月(9.98±4.70分)、4个月(8.02±4.90分)均呈正相关(r=0.501、0.334,P<0.05).孕晚期和产后抑郁孕产妇共811例纳入抑郁组,余4623例纳入正常组,两组文化程度、经济条件、不良孕产史、引/流产史、吸烟史、产时并发症、新生儿健康状况、孕母健康情况、与家人关系等均存在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有不良孕产史、有引/流产史、有产时并发症、新生儿健康状况异常、孕母健康情况异常、与家人关系较差等是高龄孕产妇发生孕晚期及产后抑郁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海口地区高龄孕产妇在孕晚期和产后的抑郁症发生率均较高,与家人关系、文化程度、不良孕产史、新生儿疾病等是孕产妇发生抑郁的主要影响因素.提示应重视高龄孕产妇心理行为改变,尽量避免或预防孕晚期及产后抑郁的发生.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