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产销差

产销差

产销差的相关文献在1984年到2022年内共计134篇,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经济计划与管理、工业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6篇、会议论文21篇、专利文献22167篇;相关期刊57种,包括商情、中国乡镇企业会计、上海煤气等; 相关会议14种,包括城镇供排水节能降耗节水减漏技术应用研讨会、城镇供水水质保障技术暨推进新国标实施研讨会、中国水协设备材料委工作会议暨产销差率控制设备选型与应用技术研讨会等;产销差的相关文献由204位作者贡献,包括张玲、魏兴、任学弟等。

产销差—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6 占比:0.48%

会议论文>

论文:21 占比:0.09%

专利文献>

论文:22167 占比:99.43%

总计:22294篇

产销差—发文趋势图

产销差

-研究学者

  • 张玲
  • 魏兴
  • 任学弟
  • 何建荣
  • 何芳
  • 倪颖
  • 奚岚
  • 张鹏飞
  • 杨旭东
  • 梁宇舜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非; 张俊杰
    • 摘要: 一、时间错位损失的概念时间错位损失是指在水量统计、采集、计算过程中,因时间不统一产生的时间错位损失即产销差率统计损失。时间错位损失始终贯穿着产销差控制每个环节和过程,根本无法完全避免。时间错位损失从产生原因分析,主要分为客观和主观原因。客观原因是指受外界气候、天气、节假日、统计周期及公历天数等客观因素引起的时间错位;主观原因是指受主观以及外界人为因素干预主观因素造成的时间错位。
    • 顾卫东
    • 摘要: 城镇供水管网是城市重要的公共基础设施,其运行状况直接影响了城镇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水平。长期运行的供水管道受地下环境、原水水质、管道材料等因素影响,难免会产生管道腐蚀、破损、结垢和氧化等问题。这些问题一方面造成了管道强度和刚度降低、管道过流断面缩小、管道阻力增加等不利于供水系统输水性能和输水水质的影响因素,另一方面由于管道破损造成的水量外泄也是城市供水行业产销差形成的一项重要原因。因此及时开展供水管道的维护保养,提高供水设施、供水管道的服务能力是当前供水行业管理中一项重要工作任务。
    • 马卫明
    • 摘要: 供水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重要保障,是人民生活和发展经济建设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而供水管网系统是城市供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金山吕巷地区为研究对象,研究压力控制方案。通过安装减压阀,将信息技术与分区控压相结合,研究分区控压在结合互联网+技术下对片区产销差的实在作用,控制并降低管网漏损率,提高供水企业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 房红举; 许月霞; 赵丹; 徐焕萍; 宋周同
    • 摘要: 我国是严重缺水的国家,水污染及浪费现象进一步加剧了缺水程度,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就保障国家水安全问题发表了重要讲话,提出了"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等思路.2015年国家出台"水十条",要求到2017年底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控制在12%以内,2020年底控制在10%以内.郑州水司历来把降低产销差、降低管网漏损作为核心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漏损控制措施,也取得了一些成效,本文主要介绍郑州水司在漏损控制方面采取一些主要措施及取得的成效.
    • 高云; 周韧; 吴忠; 陈春芳; 俞琦
    • 摘要: 针对管道损坏实例,采用孔口出流计算漏失水量,结合GIS计算放空水量和排放水量、分析损失水量.采用该方法测算出常州通用自来水有限公司2019年DN≥100 mm的第三方损坏管道损失水量为151638 m3,折合成经济损失约51万元.结果显示,应采用孔口出流公式而不是平均经济流速计算第三方损坏漏失水量,且应包括关阀前的漏失水量、关阀后放空水量和抢修完毕的冲洗水量.其中当D0<50 mm时,Q漏失较少,反之Q漏失较大.应准确计算第三方损坏水量,同时积极向肇事单位索赔损失,争取把这部分水量纳入计费水量,从而降低管网漏损率和产销差率,减少经济损失.
    • 阮久丽
    • 摘要: 近年来,国内对分区计量已形成共识,各地水司积极探索供水管网的分区计量管理,以降低产销差工作为重点目标,实施分区计量的区域化管理.产销差是供水企业重要的经济指标,积极有效的考核机制将有利于产销差的进一步下降,目前上海中心城区已实现分区计量管理,针对在产销差考核管理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考核指标的制定,通过分析产销差影响因素,测算难度系数,探索相对公平合理的产销差考核机制.
    • 宫强
    • 摘要: 近年来,水资源短缺形势越来越严峻,供水管网漏损控制势在必行.漏损控制有助于节约水资源、保障供水企业的经济效益.以大连自来水集团转山漏损控制示范区为例,构建漏损分析与控制框架;基于已建成的DMA进行区域的水量平衡计算,并根据水量平衡计算结果,提出了切实可行的真实漏失和表观漏损控制策略;最后评估各个措施对漏损的控制效果.研究成果可为其他地区的供水管网漏损控制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 施烨
    • 摘要: 根据《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江苏省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关于加快推进城市供水管网漏损控制工作的通知》以及苏州市有关管网漏损率控制的相关要求,并针对供水企业实际问题,供水管网分区计量已经成为供水企业信息化建设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为管网状态评估、管网规划设计、优化运行及制定事故应急预案等提供科学依据.文中阐述了供水管网分区及漏损控制、区域流量计的安装及应用的区域.实践证明,昆山水司所建立的分区计量试点对整个昆山城区供水管网的运营和管理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是实现供水系统节能降耗的有效途径.
    • 陈学志; 丁武
    • 摘要: 针对传统水务行业管网设施设备老化、管理方式落后、工作效率低、协同能力弱、服务质量差等问题,建立以二次加压泵站为考核单元的网格化管理体系,利用二次加压泵站出口流量数据、管网底数、夜间最小流量等综合数据,建立产销差分析智能模型,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郭惠财
    • 摘要: 以东南沿海某县级供水单位建立DMA分区管理为例,指出了通过监测与分析夜间最小流量,确定漏损重点靶区,来快速查找、定位与修复漏水点,这是一种主动控制漏损行之有效的手段.探讨了DMA分区管理为水司持续稳定降低产销差率,并最终将管网漏损率控制在国家允许范围内发挥的重要作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